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6178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1 20:32
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其含有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所述有效成分A为叶枯唑,所述有效成分B为咪鲜胺或咪鲜胺锰盐,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10~10:1。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叶枯唑和咪鲜胺(锰盐)的作用机制不同,二者复配可以产生增效作用,且减少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的风险。由于水稻穗部病害的发生时间和发生部位基本一致,采用叶枯唑和咪鲜胺(锰盐)复配可以避免叶枯唑对真菌类病原物效果不佳和咪鲜胺(锰盐)对细菌类病原物防效差的缺点,从而可以一次用药防治多数穗部病害,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属于复配农药
。其含有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所述有效成分A为叶枯唑,所述有效成分B为咪鲜胺或咪鲜胺锰盐,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10~10:1。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叶枯唑和咪鲜胺(锰盐)的作用机制不同,二者复配可以产生增效作用,且减少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的风险。由于水稻穗部病害的发生时间和发生部位基本一致,采用叶枯唑和咪鲜胺(锰盐)复配可以避免叶枯唑对真菌类病原物效果不佳和咪鲜胺(锰盐)对细菌类病原物防效差的缺点,从而可以一次用药防治多数穗部病害,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专利说明】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配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水稻生育后期穗部病害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威胁到我国的水稻生产。水稻穗颈瘟、水稻穗腐病以及水稻细菌性谷枯病是危害水稻穗部的主要病害,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水稻产量损失。由于这类病害的危害部位在穗部,其产生的真菌、细菌毒素会污染稻谷,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产生的色素类物质还会影响稻谷的外观品质,降低稻谷价值。危害水稻穗部的病原菌具有种类多样的特点。水稻穗颈瘟、水稻细菌性谷枯病以及水稻穗腐病分别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真菌细菌综合侵染病害。水稻穗颈瘟和水稻细菌性谷枯病分别由真菌稻梨孢G0FricWaria和细菌颖壳伯克氏菌Ukirkholderiaglumae)侵染引起。水稻穗腐病是一种多种病原微生物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最初层出键刀菌proIiferatum )、澳大利亚平胳螺抱菌australiensi5)>新月弯孢菌和细交链孢菌iAIterrmri3 ie/wis)被认定为主要病原菌,后来发现其病原菌还包括伯克氏菌iBurkholderia sp.)和丁香假单胞菌iPseudomonassyringae )等细菌。叶枯唑的化学名称为N,N’ -亚甲基双(2-氨基-5-巯基-1,3,4_噻二唑),属于噻唑类杀细菌制剂,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特点,对细菌性病原菌具有特效,对真菌有有限的效果;咪鲜胺(Prochloraz),化学名称为N-丙基-N--咪唑-1-甲酰`胺,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咪鲜胺锰盐是氯化锰络合4个咪鲜胺形成咪鲜胺的络合物,杀菌有效成分仍为咪鲜胺,和咪鲜胺相比,其作用机制相同,防效和安全性优于后者。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的作用机理决定了其只对真菌类病害有特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所述有效成分A为叶枯唑,所述有效成分B为咪鲜胺或咪鲜胺锰盐,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10~10:1。所述的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9~9:1。所述的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4~1:1。所述的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1~9:1。所述的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4~2:3。所述的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3:2~4:1。所述的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在防治水稻种传病害中的应用。所述的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在防治水稻种传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稻种传病害为水稻稻瘟病、水稻穗颈瘟、水稻穗腐病和水稻细菌性谷枯病。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叶枯唑和咪鲜胺(锰盐)的作用机制不同,二者复配可以产生增效作用,且减少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的风险。由于水稻穗部病害的发生时间和发生部位基本一致,采用叶枯唑和咪鲜胺(锰盐)复配可以避免叶枯唑对真菌类病原物效果不佳和咪鲜胺(锰盐)对细菌类病原物防效差的缺点,从而可以一次用药防治多数穗部病害,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叶枯唑和咪鲜胺复配药剂对水稻穗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效果 1.1药剂配制 1.1.1试验药剂 97%叶枯唑原药由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97%咪鲜胺原药由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1.2药剂配制方法 叶枯唑和咪鲜胺原药经少量丙酮溶解,利用无菌水分别稀释成400mg/ml和500mg/ml母液。根据混配目的设置多组药剂配比,1:9,1:4,3:7,2:3,1:1,3:2,7:3,4:1,9:1,各配比均为两种药剂有效成分的质量比。1.2试验菌株 水稻穗腐病病原菌菌株:层出镰刀菌/FP1、澳大利亚平脐蠕孢菌B.australiensis BA1、新月弯抱菌 CCLl 和细交链抱菌 A.tenuis ATI。1.3试验方法 叶枯唑和咪鲜胺复配对水稻穗腐病的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定量(一般为60ml)加入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定量吸取药液,分别加入上述锥形瓶中,充分摇匀。然后等量倒入3个以上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制成相应浓度的含药平板。试验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每个处理不少于3个重复。将培养基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盖上皿盖,置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根据空白对照培养 皿中菌的生长情况调查病原菌菌丝生长情况。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单位为毫米(mm)。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根据调查结果,利用公式(I)和公式(2)计算各处理浓度对供试靶标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单位为百分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权利要求】1.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所述有效成分A为叶枯唑,所述有效成分B为咪鲜胺或咪鲜胺锰盐,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10~1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9~9: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4~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1~9: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4~2: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3:2~4:1。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在防治水稻种传病害中的应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稻种传病害为水稻稻瘟病、水稻穗颈瘟、水稻穗腐病和水稻细菌性谷枯病。【文档编号】A01P3/00GK103798290SQ201410054478【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所述有效成分A为叶枯唑,所述有效成分B为咪鲜胺或咪鲜胺锰盐,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10~1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文刘连盟王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