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5853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音性良好,且制造简单,隔热性也良好的壁墙板。包括:墙板外围框架;与所述墙板外围框架间隔而设置于其一侧的第一板材;从所述第一板材的近墙板外围框架一面、到被所述墙板外围框架包围的墙板内空间、一体填充的发泡树脂;若干中间板条;通过中间板条设置于所述墙板外围框架的另一侧的第二板材;所述发泡树脂粘合墙板外围框架和第一板材;在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发泡树脂之间形成空气层;所述发泡树脂与空气层接触的面覆盖有防潮薄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隔音性良好,且制造简单,隔热性也良好的壁墙板。包括:墙板外围框架;与所述墙板外围框架间隔而设置于其一侧的第一板材;从所述第一板材的近墙板外围框架一面、到被所述墙板外围框架包围的墙板内空间、一体填充的发泡树脂;若干中间板条;通过中间板条设置于所述墙板外围框架的另一侧的第二板材;所述发泡树脂粘合墙板外围框架和第一板材;在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发泡树脂之间形成空气层;所述发泡树脂与空气层接触的面覆盖有防潮薄板。【专利说明】壁墙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寒冷地方的住宅,或一般地域的建筑物所使用的具有优良隔热性的壁墙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存在如图5所示的建筑物的外壁墙板。所述外壁墙板40的墙板框架41的内侧设置有由玻璃棉等构成的隔热材料42及木板条,墙板框架41是用槽钢等组装成的矩形框,且墙板框架41的屋外面侧以胶合板底材43、FP板、通风衬条、通风披水板、外壁材料44依次重叠构成,墙板框架41的屋内面侧由不完整间隔板条、基底板条、防潮薄板构成。外壁材料44在现场组装完毕后进行表面涂漆,内壁面在现场贴石膏板。但是,这样的外壁墙板存在以下问题。①外壁墙板的构成变复杂,配件件数较多,因而管理困难,制作花费时间和精力。还有,隔热性也存在很多问题。②组装时的接合部位较多,因此,安装构架时花费时间和精力。③因为增加外壁的涂漆工序以及内装的贴石膏作业、使得施工过程比较繁琐,同时要延长脚手架的保留天数、造成较多的作业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音性良好,且制造简单,隔热性也良好的壁墙板。本技术的壁墙板包括:墙板外围框架;与所述墙板外围框架间隔而设置于其一侧的第一板材;从所述第一板材的近墙板外围框架一面、到被所述墙板外围框架包围的墙板内空间、一体填充的发泡树脂;若干中间板条;通过中间板条设置于所述墙板外围框架的另一侧的第二板材;所述发泡树脂粘合墙板外围框架和第一板材;在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发泡树脂之间形成空气层;所述发泡树脂与空气层接触的面覆盖有防潮薄板。根据如此构成的壁墙板,通过填充于内部的发泡树脂获得隔热效果。这种情况下,使发泡树脂填充于墙板外围框架与第一板材之间发泡,因此可以无间隙地填充,得到良好的隔热性。还有,通过发泡树脂的粘着力,接合墙板框架、发泡树脂、以及第一板材。为此,可以不使用螺丝或钉子等接合部件而接合第一板材,而且因为发泡树脂的强度,可以省略加强用的中间板条。鉴于此,通过配件件数较少的简单构造,以及较少的作业工序,可以容易地制造隔热性良好的壁墙板。另一方面,空气层形成于发泡树脂与第二板材之间,因此可以获得良好的隔音性。进一步地,所述各中间板条作为竖方向延伸的部件,上下端固定于墙板外围框架,所述空气层的上下端为开放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墙板外围框架为一对竖框架材料与上下的横框架材料组装而成的矩形部件。更进一步地,所述竖框架材料由将端板设置于上下端的矩形钢管构成,所述上下的横框架材料由槽型钢构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材为贴瓷砖的石膏板。进一步地,还包括中框架材料,位于墙板外围框架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其上下端固接于墙板外围框架的上下边的框架材料。更进一步地,中框架材料的两面固定埋入板条。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材有2块,它们的接口处于所述埋入板条的外面。所述壁墙板可以适用于外壁墙板,那时,将第一板材作为外装用板材,第二板材作为内装底材。如此,适用于外壁墙板的情况下,通过用发泡树脂接合第一板材作为外装用板材,因此螺丝等固定工具不会露出于外装用板材被风吹雨打,可以不用进行螺丝头的防水处理等。还有,通过事先在工厂等对第一板材进行润饰涂漆或贴瓷砖等,在现场可以省略对壁墙板的外面进行涂漆等工序。还有,可取的是露出于所述发泡树脂的空气层的面用防潮薄板覆盖。据此,可以防止进入空气层的湿气侵入发泡树脂内,防止发泡树脂的劣化。此时,用所述防潮薄板覆盖所述墙板外围框架的一侧的状态下,所述发泡树脂发泡而形成。期待所述各中间板条作为竖方向延伸的部件,上下端通过固定工具固定于墙板外围框架,所述空气层的上下端为开放状态。通过空气层的上下端成为开放状态,由于壁内通风而能获得舒适的居住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 (A)是作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涉及的壁墙板的立体轴测图,图1 (B)是实施例1的部分水平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涉及的壁墙板的部分水平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涉及的壁墙板的部分水平剖面图。图4 (A)是本技术的实施例4涉及的壁墙板的结构及制造过程的一剖面图。图4 (B)是本技术的实施例4涉及的壁墙板的结构及制造过程的另一剖面图。图4 (C)是本技术的实施例4涉及的壁墙板的结构及制造过程的又一剖面图。图5是现有技术示例的水平剖面图。图中符号说明I…壁墙板2…墙板外围框架2d…中框架材料3…第一板材4…第二板材5…发泡树脂6…中间板条6A…端部竖板条6B…埋入板条7…空气层8…防潮薄板10…瓷砖11…底材板条12…埋入板条13…埋入板条14…垫圈15…几字型钢16…窗框17…开口框18…垫圈19…垫圈20…垫圈22…耐压板材。【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壁墙板I的第一板材3及墙板外围框架2在隔热性的发泡树脂5上一体接合,第一板材3是与墙板外围框架2的一侧间隔而设置;所述壁墙板I的第二板材4是通过中间板条6而设置于墙板外围框架2的另一侧;所述壁墙板I的空气层7形成于发泡树脂5与第二板材4之间。发泡树脂5从第一板材3的里面,到被墙板外围框架2包围的墙板内空间一体填充,发泡树脂5的空气层7侧的面作为墙板外围框架2的表面具备的平坦面。露出于所述发泡树脂5的空气层7的面用防潮薄板8覆盖。发泡树脂5可以使用发泡聚氨酯树脂或发泡苯乙烯树脂等。墙板外围框架2为一对竖框架材料与上下的横框架材料通过焊接组装成矩形的部件。所述一对竖框架由将端板设置于上下端的矩形钢管构成,所述上下的横框架由槽型钢构成。两竖框架材料具有作为建筑物支柱所要求的强度。此外,作为承重壁墙板时,在墙板外围框架2,支撑柱接合于相向的角部间,埋入发泡树脂5内。所述壁墙板I作为非承重的外壁墙板时,第一板材3作为外装板材,第二板材4作为内装底材。外装用的板材3优选无机质板材。内装底材用的板材4也可以使用胶合板等。在这里,外装用的第一板材3使用石膏板的预涂品,内装底材用的第二板材4使用无涂漆的石膏板。墙板外围框架I与第一板材3,通过在保持一定间隔的铸模内进行发泡树脂5的发泡,通过发泡树脂5的粘着力(粘着强度1.5-2.0t/m2左右)相互一体接合。防潮薄板8是里面具有粘着剂层的部件,通过其粘着性粘附于发泡树脂5及墙板外围框架2的表面。各中间板条6由木板条构成,向竖方向延伸的若干根间隔一定距离而设置。各中间板条6设置于防潮薄板8的表侧,上下端通过自攻螺丝等固定工具接合于墙板外围框架I。内装用第二板材4通过钉子或二叉状肘钉等固定工具固定于中间板条6。第二板材4的外围部与墙板外围框架I之间维持开放状态,内部的空气层7作为上下开放的部件。上述结构,通过内部填充的发泡树脂5获得隔热效果,且通过空气层7获得良好的隔音性。这种情况下,使发泡树脂5在墙板外围框架2与第一板材3之间填充发泡,因此,与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壁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外围框架;与所述墙板外围框架间隔而设置于其一侧的第一板材;从所述第一板材的近墙板外围框架一面、到被所述墙板外围框架包围的墙板内空间、一体填充的发泡树脂;若干中间板条;通过中间板条设置于所述墙板外围框架的另一侧的第二板材;?所述发泡树脂粘合墙板外围框架和第一板材;?在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发泡树脂之间形成空气层;?所述发泡树脂与空气层接触的面覆盖有防潮薄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井公男
申请(专利权)人: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