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两次法生产子午线轮胎的一段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57068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两次法生产子午线轮胎的一段成型机,所述成型机中设置有贴合鼓、成型鼓、以及将贴合鼓上形成的胎体组件传递给成型鼓的传递环,将胎体组件的形成过程与正包扣圈、反包、胎侧贴合、滚压过程分布在贴合鼓、成型鼓上同时进行。通过将传统工艺中在单一鼓上进行的各工序分布在多个鼓上同时进行,既解决了目前内衬层、胎体帘布、补强层等不能实现平鼓贴合的问题,又显著提高了成型效率,实现了设备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两次法生产子午线轮胎的一段成型机,所述成型机中设置有贴合鼓、成型鼓、以及将贴合鼓上形成的胎体组件传递给成型鼓的传递环,将胎体组件的形成过程与正包扣圈、反包、胎侧贴合、滚压过程分布在贴合鼓、成型鼓上同时进行。通过将传统工艺中在单一鼓上进行的各工序分布在多个鼓上同时进行,既解决了目前内衬层、胎体帘布、补强层等不能实现平鼓贴合的问题,又显著提高了成型效率,实现了设备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专利说明】一种应用两次法生产子午线轮胎的一段成型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两次法生产子午线轮胎的一段成型机,属于橡机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子午线轮胎两次法成型机包括一段成型机、二段成型机,其中一段成型机是将内衬层、胎体帘布、补强层、胎圈、胎侧等部件按照一定顺序置于一段成型鼓上,通过正包、扣胎圈、反包、滚压等操作形成胎体筒的机械装置。胎体筒后续会通过人工或机械装置进入二段成型机,最终形成胎胚。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段成型机的典型结构布局,主要由机箱2、鼓1、左右正反包装置(31,32)、供料装置15组成。图2为主要工序图,具体为:1)在左右正反包装置(31,32)上分别放置左右胎圈(11,22) ;2)左右正反包装置(31,32)分别朝向鼓I移动,其胶囊33分别伸出至与鼓I左、右两端接触的位置;3)鼓I后方的供料装置15向鼓I输送内衬层101、胎体帘布102、补强层104等部件,使其依次贴合在成型鼓上,形成筒状胎体组件10 ;4)左右正反包装置(31,32)的指形片34伸出,将胎体组件10悬出鼓边缘的部分103缩径;5)左右正反包装置(31,32)将左右胎圈(11,12)放置在胎体组件10上,S卩扣圈过程;6)左右正反包装置(31,32)的胶囊33充气膨胀,使胎体组件10位于左右胎圈(11,12)两侧的部分在助推装置35的作用下向上反包包裹住左右胎圈(11,12) ;7)供料装置15将胎侧13输送并贴合在鼓I上,形成胎体筒14,并由滚压装置7对其进行滚压使各层物料贴合紧密,赶走气泡;8)鼓I缩径,使胎体筒14易于从鼓I上取下来。上述结构和工艺存在以下问题:I)每一歩序依次进行,不可压缩,且都是在一个鼓上进行,效率很难得到提升;2)上述步骤3)中贴合内衬层、胎体帘布时,悬出鼓边缘的部分很难贴合平整,尤其是接头部分,影响轮胎的性能。申请号为200580022741.9的专利“用于装配子午线轮胎的方法和装置”中公开了一种一段成型机,其通过胶囊11的外表面扩张至与鼓外表面齐平的方式,使得贴合内衬层、胎体帘布时物料全部位于同一外表面上,无悬出部分,实现了平鼓贴合,这样解决了物料边缘和接头贴合质量不高的问题,但所有的歩序仍然在单一的成型鼓上依次进行,工作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述的应用两次法生产子午线轮胎的一段成型机,其目的在于通过将传统工艺中在单一鼓上进行的各工序分布在多个鼓上同时进行,既解决了目前内衬层、胎体帘布、补强层等不能实现平鼓贴合的问题,又显著提高了成型效率。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应用两次法生产子午线轮胎的一段成型机包括:鼓,其轴向一侧设置有供料装置,用于接受供料装置输送的内衬层、胎体帘布、补强层、右胎圈、胎侧等物料并依次贴合在其外表面上并最终形成胎体筒;机箱,其输出轴同鼓的轴向一端相连接,驱动鼓进行旋转或轴向运动;左、右正反包装置,分别位于鼓的轴向两端,承载左、右胎圈,完成正包扣圈动作;滚压装置,设置在鼓的轴向一侧,具有压辊,对胎体筒实施滚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鼓包括贴合鼓、成型鼓;贴合鼓,用于形成胎体组件,其轴向一侧设置有胎体供料架;成型鼓,用于形成胎体筒,其轴向一侧设置有胎侧供料架、滚压装置,左、右正反包装置分别设置于成型鼓的轴向两端;贴合鼓和成型鼓之间设置传递环,可沿底部轨道滑动,将贴合鼓上形成的胎体组件传递给成型鼓。如上述基本方案,内衬层、胎体帘布等物料贴合形成胎体组件的过程与后续的正包扣圈、反包、胎侧贴合、滚压等工序分布贴合鼓、成型鼓上同时进行,这不仅提高了成型效率,同时确保了贴合内衬层、胎体帘布等物料所用鼓的轴向长度可以不小于物料的宽度,因此贴合时物料没有悬出部件,实现了平鼓贴合,保证了贴合质量,尤其是物料接头部分的质量,从而提高了轮胎质量。对上述基本方案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型鼓包括第一成型鼓、第二成型鼓,成型鼓机箱对应设置两个可绕中心线旋转相互交换位置的输出轴,第一成型鼓轴向一侧设置有胎侧供料架,第二成型鼓轴向一侧设置有滚压装置。此方案中,成型鼓机箱的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第一成型鼓、第二成型鼓,在第一成型鼓上完成正包扣圈、反包、胎侧贴合工序,然后两个输出轴绕中心线旋转相互交换位置,使第一成型鼓进入第二成型鼓的位置,完成滚压工序;与此同时,第二成型鼓进入第一成型鼓的位置,接受传递环所传送的胎体组件,完成正包扣圈、反包、胎侧贴合工序。两个成型鼓依次交替工位,同时进行所在工位处的工序。成型鼓机箱上两个输出轴旋转相互交换位置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成型鼓机箱的两个输出轴位于主机箱的同一端,前后分布,在竖直面内绕轴向中心线做180度旋转实现相互交换位置。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成型鼓机箱的两个输出轴分布在主机箱的左、右两端,在水平面内绕纵向中心线做180度旋转实现相互交换位置。对上述基本方案做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预先承载左、右胎圈的胎圈预置装置,沿顶部或底部设置的滑动轨道相对于传递环滑动,滑动方向与传递环中心轴线相垂直。此方案中,传递环接取胎体组件和预先放置在胎圈预置装置处的左、右胎圈,一起传递到成型鼓所在工位处,左、右正反包装置运动到成型鼓所在工位处接取左、右胎圈,然后完成正包扣圈工序。根据此方案,胎圈预置装置可以安放在远离操作工位的区域,然后经滑动轨道进入传递环。因此工作人员或机械手臂只需要在远端放置左、右胎圈,由胎圈预置装置将胎圈送入操作工位,不需要向现有技术中那样由人工在左、右正反包装置中放置胎圈,确保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节省了人力,有利于实现设备的自动化。对上述基本方案做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将在成型鼓上形成的胎体筒自动取出的卸胎装置,该装置与输送装置相连接。该卸胎装置可以是机械手臂,滚压后的胎体筒由机械手臂卸下后直接放在输送装置上,并输送到下一工序所在的二段成型机或一段二段之间的存储区,降低了劳动强度。对上述基本方案做进一步改进,贴合鼓的上方设置有接头检测装置,可以实时检测内衬层、胎体帘布等物料的接头质量,提高了轮胎合格率。综上内容,本技术所述的应用两次法生产子午线轮胎的一段成型机,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将现有技术中在单个鼓上必须完成的工序分布在多个鼓上进行,显著地提高了成型效率;2、贴合鼓的轴向长度不小于内衬层、胎体帘布等物料的宽度,实现了平鼓贴合,保证了贴合质量;3、具有卸胎装置和输送装置,降低了劳动强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段成型机的典型布局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段成型方法的主要工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一段成型机的布局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一段成型机布局中成型鼓部分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一段成型机布局中贴合鼓部分的侧视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两次法生产子午线轮胎的一段成型机,包括:鼓,其轴向一侧设置有供料装置,接受供料装置输送的内衬层、胎体帘布、补强层、左右胎圈、胎侧,并依次贴合在其外表面上并最终形成胎体筒;机箱,其输出轴同鼓的轴向一端相连接,驱动鼓进行旋转或轴向运动;左、右正反包装置,分别位于鼓的轴向两端,承载左、右胎圈,完成正包扣圈动作;滚压装置,设置在鼓的轴向一侧,具有压辊,对胎体筒实施滚压;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包括贴合鼓、成型鼓;贴合鼓,形成胎体组件,其轴向一侧设置有胎体供料架;成型鼓,形成胎体筒,其轴向一侧设置有胎侧供料架、滚压装置,左、右正反包装置分别设置于成型鼓的轴向两端;贴合鼓和成型鼓之间设置传递环,可沿底部或顶部设置的滑动轨道滑动,将贴合鼓上形成的胎体组件传递给成型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尚勇纪胜吴智明韦福生刘铁中赵卫红葛利李俊明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敬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