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三江专利>正文

下传动式单冲压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544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下传动式单冲压片机,是一种将粉粒状原料压制成片剂的设备。可解决现有上传动式单冲压片机在工作中易污染片剂、振动较大、噪声较大的问题。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将传动机构的主要部分安装在压片机的下部并封闭起来。传动机构由皮带轮、齿轮、偏心轮、连杆、凸轮、杠杆等组成。电动机经传动机构带动上、下冲杆和加料器,完成加料、压片和出片等动作。(*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一种将粉粒状原料压制成片剂的设备,特别是一种下传动式的单冲压片机。现有的单冲压片机都是上传动式的,即传动机构的大部分,包括主要部分,安装在压片机的上部。其传动路线是先将动力传递到压片机的上部,再通过安装在压片机上部的传动机构将动力向下传递给加料器和上、下冲杆,完成加料、压片、出片等动作。在多年的使用中,上传动式单冲压片机暴露了以下两个缺点1、片剂易被污染。压片生产环境都存在粉尘,传动机构位于压片机的上部,难以封闭起来,不可免地要粘附粉尘,又因机件多,不易擦拭保持清洁,这些粘附了粉尘的传动件暴露在压片机的上方,其中还有些需要经常加油润滑的运动件位于压片区的正上方,所以,在工作中经常发生污染片剂的现象。这在片剂生产中,特别是在医药片剂生产中是不允许的,对单冲压片机来说,这个问题还一直未得到解决。2、振动和噪音较大。由于传动机构位于压片机的上部,使压片机的高度增加,尤其是使重心提高,降低了压片机的稳定性和抗振性,又因传动机构本身就是振动源和噪声源之一,暴露在压片机的上部,造成工作时较大的振动和噪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便于防止片剂污染的,工作时振动和噪音较小的新型单冲压片机——下传动式单冲压片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1、在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布局中,将压片机的传动机构的大部分,包括主要部分(除少数与压片机上部的运动件相连的传动件外),安装在压片机的下部。这也是本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结构是在机座的上平面上装有模座和立柱,在模座的孔中可安装冲片模的中模部分,模座的上方装有加料器和料斗,立柱的上端有横梁板相连,立柱上装有可上下滑动的滑块,滑块上装有一根冲压轴(所谓单冲压片机就是指只有一根冲压轴的压片机),冲压轴的上下位置可以调节,下端可安装冲片模的上冲杆部分。下部结构包括机座和安装在机座上的电动机、手轮、下冲芯轴和传动机构等,下冲芯轴的上下位置是可调节的,上端可安装冲片模的下冲杆部分。传动机构又包括皮带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偏心轮(或曲轴、曲柄)连杆传动机构和凸轮杠杆(或推拉杆)传动机构等。另外,还有罩壳、盖板等与机座一起将这些机件封闭起来(手轮等少数需要暴露在外面的另部件除外)。2、本技术的传动路线是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把动力先传递到压片机下部,使偏心轮和两个凸轮旋转(这两个凸轮也可合并为一体,凸轮与偏心轮可以同轴,也可以不同轴,但它们必须是同步转动的),偏心轮再通过连杆带动压片机上部的滑块连同冲压轴和上冲杆做上下运动,进行将粉料压实成片剂的动作;两个凸轮则通过杠杆带动下冲芯轴、下冲杆和加料器进行出片和加料的动作。在调试和少量压片时,用手转动手轮,也可通过传动机构完成上述动作。3、与现有单冲压片机(上传动式单冲压片机)相比,本技术由于将传动机构置于压片机的下部,使压片机上部的机件大为减少,故粘附粉尘少,也便于擦拭保持清洁,而且在压片区的正上方没有需要经常加润滑的运动件,所以造成片剂污染的机会少,工作中适当注意保持清洁,就可防止发生片剂污染现象。同时,将传动机构安装在压片机的下部,降低了在压片机的总高度,特别是使重心降低,提高了压片机的稳定性和抗振性;又由于将传动机构封闭在机身和罩壳里,所以,本技术工作时的振动和噪音较小。此外,本技术是通过几根连杆来传递压片力的,从而改善了压片机的受力状况。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实施例,再做一些具体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的左边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右边是左视图[为了看见罩壳(20)内的传动件,左视图去掉了罩壳(20)的面板]。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为使图面简洁,在图2上略去了图1上已经画出的立柱和滑块等另件部件)。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如图1所示,是在机座(1)的上平面上固定安装着模座(2)和立柱(3),在模座(2)中可安装冲片模的中模部分(39)(在图1中未画出,可见图2),模座(2)上面还装有加料器(4)和料斗(10)等件,立柱(3)有4根,上端用横梁板(9)相连,立柱上装滑块(7),滑块(7)可沿立柱(3)上下滑动,滑块(7)上装有冲压轴(6),冲压轴在滑块上的位置可通过两个调节螺母(8)来上下调节,冲压轴(6)的下端可安装冲片模的上冲杆部分(5)。下部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机座(1)上装有电动机(11),皮带轮(12)、(18)、齿轮(14)、(15)、(16)、(17)手轮(19)、偏心轮(21),偏心轮外壳(22)和连杆(23)等,在皮带轮(18)的凸缘上有几个扳棒插孔;在机座(1)里面还装有与偏心轮(21)同轴的凸轮(33)、杠杆(27)、(28)、杠杆轴(26)、(29),凸轮(33)的两面都有凸轮槽,杠杆(27)、(28)的上下臂端都固定有杠杆销(31),下臂端杠杆销上套有滚轮(32),滚轮(32)卡在凸轮(33)两面的槽中,杠杆上臂端的杠杆销上套有拨块(30)和(34),拨块(30)卡在加料器(4)的槽中,拨块(34)卡在下冲芯轴(36)上的两个调节齿轮(35)之间,下冲芯轴(36)的位置可通过两个调节齿轮(35)来调节,下冲芯轴(36)的上端可安装冲片模的下冲杆部分(37)。传动机构的大部分和电动机(11)被封闭在机座(1)和罩壳(20)里面,未被封闭起来的只有根据操作需要露在外面的皮带轮(18)的凸缘部分和手轮(19)以及与压片机上部的滑块(7)相连的连杆接头(24)和连杆(23)的上半部分。本技术的压片工作程序是电动机(11)通过皮带轮(12)三角皮带(13)、皮带轮(18)、齿轮(17)、(16)、(15)、(14),带动同轴的偏心轮(21)和凸轮(33)转动,偏心轮(21)再通过偏心轮外壳(22),连杆(23)、连杆接头(24)和滑块轴(25),带动滑块(7)、冲压轴(6)、连同上冲杆(5)上下运动,将中模孔中的粉料压实成片剂;凸轮(33)一面的凸轮槽驱动滚轮(32)、通过杠杆销(31)、杠杆(28)、拔块(34)和调节齿轮(35),带动下冲芯轴(36)连同下冲杆(37)上下运动,向上时将片剂(38)从中模(39)的孔中顶出来,向下时使中模孔接受再一次加料充填;凸轮(33)另一面的凸轮槽则通过杠杆(27)等件推动加料器(4),将刚被顶出中模孔的片剂推离中模(39),同时向中模(39)的孔中加料,以备下一个压片工作循环。在进行调试压片时,为了安全,不宜开电动机,这时可用手转动手轮(19),通过齿轮传动,同样可以带动偏心轮(21)与凸轮(33)及其它机件,实现压片工作循环。当压片中发生“顶车”(或叫“闷车”)时,可将板棒插入皮带轮(18)凸缘上的孔内,用手板转,即可解除“顶车”现象。权利要求1.下传动式单冲压片机,其特征是在总体结构上将传动机构安装在压片机的下部。具体地说是将除了与压片机上部的滑块连接的少数传动件之外的其它所有传动件,即传动机构的主要部分,包括皮带轮、齿轮、偏心轮(或曲轴、曲柄)、连杆、凸轮、杠杆(或推拉杆)等传动件,都安装在压片机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传动式单冲压片机,其特征是除了根据操作需要而露在外面的手轮和皮带轮上带板棒插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下传动式单冲压片机,其特征是:在总体结构上将传动机构安装在压片机的下部。具体地说是将除了与压片机上部的滑块连接的少数传动件之外的其它所有传动件,即传动机构的主要部分,包括皮带轮、齿轮、偏心轮(或曲轴、曲柄)、连杆、凸轮、杠杆(或推拉杆)等传动件,都安装在压片机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三江
申请(专利权)人:于三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