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调送风模块及空调,包括具有多个扇叶的风扇和用以驱动该风扇转动的电机,风扇呈圆筒形,电机具有定子和围绕该定子设置的圆筒形转子,电机收装在风扇内。由于电机收装在风扇内,能够简化风扇和电机的配合连接结构,降低了两者间固定的精度要求,有利于降低空调的制作成本,同时,能够减少电机在空调内的占用空间,使空调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调送风模块及空调,包括具有多个扇叶的风扇和用以驱动该风扇转动的电机,风扇呈圆筒形,电机具有定子和围绕该定子设置的圆筒形转子,电机收装在风扇内。由于电机收装在风扇内,能够简化风扇和电机的配合连接结构,降低了两者间固定的精度要求,有利于降低空调的制作成本,同时,能够减少电机在空调内的占用空间,使空调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专利说明】空调送风模块及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送风模块及空调。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空调的推广速度进一步加快。但是现有空调的结构复杂、闻成本影响了进一步的推广。例如,现有空调室内机送风|吴块一般由电机、风扇、压板及电控盒等部件组成,可见送风模块的部件数量多,导致送风模块的结构复杂且对各部件的固定精度要求相当高,一旦发生偏差就会影响空调的性能,这些容易增加空调的制作成本。同时,由于电机和电控盒等部件一般固定于风扇的外部,容易增大送风模块在空调罩壳内所占用的空间,不利于结构紧凑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的空调送风模块和空调。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调送风模块,包括具有多个扇叶的风扇和用以驱动该风扇转动的电机,所述风扇呈圆筒形,所述电机具有定子和围绕该定子设置的圆筒形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收装在所述风扇内。由于所述电机收装在所述风扇内,能够简化所述风扇和电机的配合连接结构,降低了两者间固定的精度要求,有利于降低空调的制作成本。同时,由于所述电机收装在所述风扇内,还能够减少所述电机在空调`内的占用空间,使空调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的电控盒,该电控盒收装于所述风扇内。由于所述电控盒收装于所述风扇内,能够减少所述电控盒在空调内的占用空间,使空调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优选的,所述风扇具有圆筒形壳体,所述多个扇叶固定于该圆筒形壳体的外圆周表面,且沿其周向排列,所述壳体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转子的外圆周表面。优选的,所述风扇具有圆筒形壳体,所述多个扇叶固定于该圆筒形壳体的外圆周表面,且沿其周向排列,所述壳体通过销轴固定于所述转子的外圆周表面。优选的,所述多个扇叶与所述转子的外圆周表面一体成型,且沿所述转子的周向排列。所述风扇具有圆筒形壳体,所述多个扇叶固定于该圆筒形壳体的外圆周表面,且沿其周向排列,所述壳体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于所述转子的外圆周表面。优选的,所述转子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定子的轴向长度,由所述转子的内壁面和所述定子的端面围成一空腔,所述电控盒手装在该空腔内。优选的,所述空调具有收装所述送风模块的罩壳,在所述定子的远离所述电控盒的一端固定有沿所述定子的轴向向所述定子的外侧延伸的第一连接轴,在所述定子的靠近所述电控盒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电控盒连接且沿所述定子的轴向向所述定子的外侧延伸的第二连接轴,该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分别与所述罩壳连接。优选的,所述风扇为贯流式风扇。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室内机内设有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送风模块。【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空调室内机风扇的斜视图;图2为图1所示风扇的正视图;图3为图1所示风扇的侧视图;图4为图3所示A-A向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模块为例参照图f图4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空调送风模块及空调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空调室内机通常具有一罩壳,在该罩壳内收装有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模块,如图f图4所示,该送风模块包括风扇1、用以驱动该风扇I转动的电机2,以及与该电机2电连接的电控盒3。风扇I为贯流式风扇,其具有一个圆筒形的壳体11,在该壳体11的外圆周表面上固定有多个长方形的扇叶12,这多个扇叶12可与壳体11 一体成型,也可通过连接结构固定于壳体11的外表面上,它们相对于壳体11的外圆周表面倾斜一定角度,即整体呈倾斜设置。电机2整体上收装于壳体11所围成的空腔内,该电机2包括呈圆筒形的定子21和转子22,定子21和转子22同轴设置,且该转子22配置于该定子21的外侧。转子22的轴向长度与风扇壳体11的轴向长度基本保持一致,定子21的轴向长度小于转子22的轴向长度。在装配状态下,定子21的一端(图4中的右端)与转子22的一端(图4中的右端)对齐,其另一端(图4中的左端)距离转子22的另一端(图4中的左端)一定距离,则由定子21的另一端的端面(图4中的左端面)与转子22的内壁面围成一空腔,在该空腔内固定有电控盒3,该电控盒3通过轴连接结构与定子21连接。电控盒3用以控制电机2的运行模式,其主要由按键和印刷电路板等部件组成。在定子21的远离电控盒3的一侧(图4中的右侧)固定有第一连接轴41,在定子21的靠近电控盒3的一侧(图4中的左侧)固定有第二连接轴42,该第一连接轴41和第二连接轴42分别沿定子21的轴向向定子21的外侧延伸,且第二连接轴42贯穿电控盒3。第一连接轴41和第二连接轴42分别与空调罩壳连接以对送风模块进行固定。如图4所示,风扇I整体上套装在转子22的外圆周表面,具体地,在转子22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销轴5,在风扇I的壳体11上开设供销轴5插入的孔,经由销轴5与该孔相配合而将壳体11连同扇叶12固定于转子22的外圆周表面。空调室内机工作时,电机2驱动转子22转动,由该转子22带动风扇I转动以对室内进行送风。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将风扇I固定在转子22的外圆周表面,即将电机I收装于风扇壳体11内部的空腔内,能够简化风扇I和电机2的配合连接结构,降低了两者间固定的精度要求,有利于降低空调的制作成本。同时,由于电机2收装于风扇I的圆筒形的空腔内,还能够减少电机2在空调室内机内所占用的空间,使空调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如图4所示,风扇1通过销轴5和孔相配合而固定于电机2的转子22的外圆周表面,然而并非局限于此,例如风扇还可通过轴承固定于转子的外圆周表面上,或者,多个扇叶一体成型于转子的外圆周表面上,或者,风扇通过过盈配合套装在转子的外圆周表面上。又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以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模块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描述,然而并非局限于此,所述送风模块同样适用于空调室外机。又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风扇为贯流风扇,然而并非局限于此,该风扇还可为轴流式风扇等。`【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送风模块,包括具有多个扇叶(12)的风扇(I)和用以驱动该风扇(I)转动的电机(2),所述风扇(I)呈圆筒形,所述电机(2)具有定子(21)和围绕该定子(21)设置的圆筒形转子(22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 )收装在所述风扇(I)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送风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机(2)电连接的电控盒(3 ),该电控盒(3 )收装于所述风扇(I)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送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I)具有圆筒形壳体(11),所述多个扇叶(12)固定于该圆筒形壳体(11)的外圆周表面,且沿其周向排列,所述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冰,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