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本专利申请根据35 U.S.C. § 119要求于2011年6月30日提交的名称为“Posterior Stabilized Orthopaedic Knee Prosthesis Having Controlled Condylar Curvature”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503,343的优先权,所述专利申请各自全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本专利申请是通过Joseph G. Wyss于2012年5月28日提交的名称为“Posterior Stabilized Orthopaedic Knee Prosthesis Having Controlled Condylar Curvature”的美国实用专利申请序列号13/481,943的部分继续申请,所述专利申请各自全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与相关美国专利申请的另外交叉引用对下述专利申请作出交叉引用:通过Joseph G. Wyss等人于2008年6月30日提交的名称为“Posterior Stabilized Orthopaedic Knee Prosthesis Having Controlled Condylar Curvature”的美国申请序列号12/165,575,通过John L. Williams等人于2008年6月30日提交的名称为“Orthopaedic Femoral Component Having Controlled Condylar Curvature”的美国实用专利申请序列号12/165,579;通过Christel M. Wagner等人于2008年6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稳定型整形外科膝关节假体,包括:股骨部件,其包括(i)一对间隔开的髁,所述一对间隔开的髁在其间限定髁内凹口,所述一对间隔开的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在矢状面中弯曲的髁表面,以及(ii)定位在所述髁内凹口中的后凸轮;和胫骨支承件,其包括(i)平台,所述平台具有支承表面,所述支承表面被配置成与所述股骨部件的髁表面铰接,以及(ii)从所述平台向上延伸的隆凸,其中所述股骨部件的髁表面(i)在所述髁表面上的第一接触点处以第一屈曲度接触所述支承表面,(ii)在所述髁表面上的第二接触点处以第二屈曲度接触所述支承表面,所述第二屈曲度大于所述第一屈曲度并且在0度至75度的范围内,以及(iii)在所述髁表面上的第三接触点处以第三屈曲度接触所述支承表面,所述第三屈曲度大于所述第二屈曲度并且小于约90度,其中所述髁表面(i)具有在所述矢状面中处于所述第一接触点的第一曲率半径,处于所述第二接触点的第二曲率半径,和处于所述第三接触点的第三曲率半径,以及(ii)在所述第一接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点之间限定的第一弯曲表面区段,所述第一弯曲表面区段具有非恒定的曲率半径,其中所述股骨部件的后凸轮初始以介于所述第二屈曲度和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30 US 61/503,3431. 一种后稳定型整形外科膝关节假体,包括:
股骨部件,其包括(i)一对间隔开的髁,所述一对间隔开的髁在其间限定髁内凹口,所述一对间隔开的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在矢状面中弯曲的髁表面,以及(ii)定位在所述髁内凹口中的后凸轮;和
胫骨支承件,其包括(i)平台,所述平台具有支承表面,所述支承表面被配置成与所述股骨部件的髁表面铰接,以及(ii)从所述平台向上延伸的隆凸,
其中所述股骨部件的髁表面(i)在所述髁表面上的第一接触点处以第一屈曲度接触所述支承表面,(ii)在所述髁表面上的第二接触点处以第二屈曲度接触所述支承表面,所述第二屈曲度大于所述第一屈曲度并且在0度至75度的范围内,以及(iii)在所述髁表面上的第三接触点处以第三屈曲度接触所述支承表面,所述第三屈曲度大于所述第二屈曲度并且小于约90度,
其中所述髁表面(i)具有在所述矢状面中处于所述第一接触点的第一曲率半径,处于所述第二接触点的第二曲率半径,和处于所述第三接触点的第三曲率半径,以及(ii)在所述第一接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点之间限定的第一弯曲表面区段,所述第一弯曲表面区段具有非恒定的曲率半径,
其中所述股骨部件的后凸轮初始以介于所述第二屈曲度和所述第三屈曲度之间的屈曲度接触所述胫骨支承件的隆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稳定型整形外科膝关节假体,其中所述股骨部件的后凸轮包括凹入式凸轮表面和凸出式凸轮表面,所述凹入式凸轮表面和凸出式凸轮表面朝向所述股骨部件的后侧壁定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稳定型整形外科膝关节假体,其中所述第一屈曲度为约0度,并且所述第二屈曲度为约70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稳定型整形外科膝关节假体,其中所述第三屈曲度不小于73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稳定型整形外科膝关节假体,所述股骨部件初始以70度至80度范围内的屈曲度接触所述胫骨支承件的隆凸。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稳定型整形外科膝关节假体,其中(i)所述股骨部件的髁表面在所述髁表面上的第四接触点处以第四屈曲度接触所述支承表面,所述第四屈曲度大于所述第三屈曲度,以及(ii)具有在所述矢状面中处于所述第四接触点的第四曲率半径,
其中所述第四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三曲率半径的比率在0.7至1.15的范围内。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稳定型整形外科膝关节假体,其中所述第四屈曲度在90度至120度的范围内。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稳定型整形外科膝关节假体,其中(i)所述股骨部件的髁表面在所述髁表面上的第五接触点处以第五屈曲度接触所述支承表面,所述第五屈曲度大于所述第四屈曲度,以及(ii)具有在所述矢状面中处于所述第五接触点的第五曲率半径,
其中所述第五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四曲率半径。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稳定型整形外科膝关节假体,其中所述第五屈曲度在140度至165度的范围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稳定型整形外科膝关节假体,其中(i)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并且(ii)所述第一弯曲表面区段具有前后递减的非恒定的曲率半径。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后稳定型整形外科膝关节假体,其中所述第三曲率半径不大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
12. 一种后稳定型整形外科膝关节假体,包括:
股骨部件,其包括(i)一对间隔开的髁,所述一对间隔开的髁在其间限定髁内凹口,所述一对间隔开的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在矢状面中弯曲的髁表面,以及(ii)定位在所述髁内凹口中的后凸轮;和
胫骨支承件,其包括(i)平台,所述平台具有支承表面,所述支承表面被配置成与所述股骨部件的髁表面铰接,以及(ii)从所述平台向上延伸的隆凸,
其中所述股骨部件的髁表面(i)在所述髁表面上的第一接触点处以第一屈曲度接触所述支承表面,所述第一屈曲度为约0度,(ii)在所述髁表面上的第二接触点处以第二屈曲度接触所述支承表面,所述第二屈曲度在60度至75度的范围内,(iii)在所述髁表面上的第三接触点处以第三屈曲度接触所述支承表面,所述第三屈曲度大于所述第二屈曲度并且小于约90度,以及(iv)当所述股骨部件从所述第一屈曲度移动到所述第二屈曲度时,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点之间的多个接触点处接触所述支承表面,
其中所述股骨部件的后凸轮初始以介于所述第二屈曲度和所述第三屈曲度之间的屈曲度接触所述胫骨支承件的隆凸,
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G维斯,JS李,CM瓦格纳,
申请(专利权)人:德普伊爱尔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爱尔兰;I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