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脯氨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852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涉及脯氨酸衍生物的新合成工艺路线,该方法简便经济,适合合成结构类型新颖的消旋或光学纯脯氨酸衍生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涉及脯氨酸衍生物的新合成工艺路线,该方法简便经济,适合合成结构类型新颖的消旋或光学纯脯氨酸衍生物。
技术介绍
脯氨酸是一种环状的亚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常见20种氨基酸中唯一的亚氨基酸。在肽链中有其特殊的作用,易于形成顺式的肽键,不利于a螺旋的形成。脯氨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小分子催化以及药物化学领域。目前,脯氨酸及其衍生物作为合成砌块以广泛应用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如Vildagliptin、Saxagliptin)以及抗HCV病毒药物(如Telaprevir、Boceprevir)等上市药物中。以下为新近上市的含有脯氨酸衍生物结构的药物:目前合成脯氨酸衍生物的方法还比较有限,还没有有效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合成路线,因此该类脯氨酸衍生物的结构多样性还不丰富,不能满足药物研发的需要。特别是在抗HCV病毒药物Telaprevir的合成过程中该类脯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目前文献报道的Telaprevir双环脯氨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较多,参见WO2007/022459A2,WO2008090819、CN200710094607.0WO200008828A2以及一些同族专利,主要包括4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参见WO2007/022459A23氮杂双环[3.3.0]壬烷盐酸盐为原料,经氨基保护,在低温强碱以及手性氨条件下形成N保护氨基酸,经手性拆分,游离成叔丁酯得到光学纯的双环脯氨酸衍生物。该路线虽然只有4步,但其原料氮杂双环[3.3.0]壬烷盐酸盐需4步合成获得,且国内供应量有限;合成中使用了零下78℃的低温,以及昂贵易燃的叔丁基锂;使用手性拆分的方式必然伴随着至少一半的原料浪费,原子利用率低;生产过程对于设备条件要求高等缺点。第二种方法参见WO2008090819,通过镍配合物的方法,通过与α,β不饱和醛的Michael加成,硫酸酸性条件下水解配合物并环合,氢化还原亚胺,得到顺式八氢环戊烯并[c]吡咯-1-甲酸。该路线中手性镍配体合成需要4步反应,配体水解后无法回收,原子经济性差,且对环境的污染大;另一原料环戊烯醛的供应有限;使用的碱DBU的成本高;手性控制效果不好,反应收率低的不足。第三种方法参见CN200710094607.0,以天然的蛋氨酸为原料,经取代、N保护、氧化、消除、八羰基二钴催化环合,得到氧代顺式八氢环戊烯并[c]吡咯-1-甲酸以及一系列衍生物。该路线存在反应时间长;试剂(如八羰基二钴)昂贵;收率差;得到的终产物为非光学纯化合物还需要进行拆分的不足。第四种方法参见WO200008828A2,以氮杂双环[3.3.0]壬烷为原料经生物催化的N氧化,氰化,水解得到相应的氨基酸。该路线不足在于生物催化使用的MAO-N5需要较复杂的转基因技术获得,成本高;生物催化条件苛刻;催化反应规模难以放大;获得的氨基酸还需要额外的保护步骤才可以做进一步应用。综上所述,目前文献报道的脯氨酸衍生物合成方法均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开发一条绿色环保、操作简便、经济适用、底物适应性广、光学纯度高的的合成工艺路线是实现脯氨酸衍生物生产所必须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拟解决的问题是克服文献报道的合成脯氨酸衍生物(式I化合物)的一些难题,旨在开发一条绿色环保、操作简便、经济适用、底物适应性广、光学纯度高的合成工艺路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式I化合物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如下式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式(VII)化合物:与R3取代的苄基胺在形成酰胺的条件下制得式(VI)化合物:(2)由式(VI)化合物在还原条件下制得式(V)化合物:(3)将式(V)化合物催化氢解再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制得式(IV)化合物:(4)由式(IV)化合物在氧化条件下制得式(III)化合物:(5)将式(III)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脱除保护基再加入氰化试剂,制得式(II)化合物:(6)将式(II)化合物水解制得式(I)化合物或其盐:其中,R1,R2为1~6个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烯基、炔基、苯基、苄基以及取代苄基,R1,R2可以相同或成环;R3为1~6个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烯基、炔基、苯基、苄基取代苄基以及氢;R4为1~6个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烯基、炔基、苯基、苄基、取代苄基;式(I)化合物或其盐可以是消旋体或者光学纯的化合物。上述步骤(1)中,形成酰胺的方法包括使用氯化亚砜、三氯化磷等制得式(VIII)化合物的酰氯,再在冰浴及碱性条件下与相应的R3基团取代的苄胺形成式(VII)化合物;或在缩合剂如DCC-DMAP、EDCI-HOBT、CDI等条件下形成式(VII)化合物;或使用如氯甲酸甲酯、氯甲酸乙酯以及适当的酰氯形成式(VIII)化合物的活性酯,再与R3基团取代的苄胺形成式(VII)化合物;所用的碱包括三乙胺、吡啶、N甲基吗啉、二异丙基乙胺等;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或DMF;优选条件为EDCI-HOBT-NMM,二氯甲烷为溶剂。上述步骤(2)中,将式(VI)化合物在还原条件下制得式(V)化合物,使用的还原剂包括四氢铝锂、二氢双(2甲氧基乙氧基)铝酸钠、硼烷及取代硼烷的络合物;硼氢化钠(钾,钙,锂,锌);溶剂为四氢呋喃或甲苯;反应温度为0~120℃,优选60~70℃。上述步骤(3)中,将式(V)化合物在二碳酸二叔丁酯条件下催化氢解制得式(IV)化合物中使用的二碳酸二叔丁酯的当量为1.5~6当量,优选3当量;使用的催化剂为10%钯碳加氢催化剂,用量为底物质量的10~50%,优选20%;反应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水和乙酸乙酯以及上述溶剂的组合,优选甲醇。上述步骤(4)中,将式(IV)化合物在氧化条件下制得式(III)化合物的使用的氧化剂及方法包括:碘酸及高碘酸氧化剂(如IBX试剂,Dess-martin氧化剂)、铬酸氧化剂(collins试剂,PCC,PDC)、Swern氧化、、Coery-Kim氧化、三氧化硫吡啶络合物体系、次氯酸钠-Tempo氧化体系等。上述步骤(5)中,将式(III)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脱除保护基再加入氰化试剂制得式(II)化合物,脱除叔丁氧羰基所使用的酸包括:三氟乙酸、盐酸、硫酸溶液、氯化氢-乙醚溶液或1,4二氧六环溶液、三氟甲磺酸,对甲苯磺酸等;使用的氰化试剂包括氰化钠、氰化钾、三甲基硅腈等;溶剂包括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甲醇、乙醇、水或上述任何溶剂的混合物。上述步骤(6)中,将式(II)化合物酸性水解制得式(I)化合物或其盐,水解腈基的酸包括盐酸或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式(I)化合物或其盐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式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式(VII)化合物:与R3取代的苄基胺在形成酰胺的条件下制得式(VI)化合物:(2)由式(VI)化合物在还原条件下制得式(V)化合物:(3)将式(V)化合物经催化氢解再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制得式(IV)化合物:(4)由式(IV)化合物在氧化条件下制得式(III)化合物:(5)将式(III)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脱除保护基再加入氰化试剂,制得式(II)化合物:(6)将式(II)化合物水解制得式(I)化合物或其盐:其中,R1,R2为1~6个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烯基、炔基、苯基、苄基以及取代苄基,R1,R2可以相同或成环;R3为1~6个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烯基、炔基、苯基、苄基取代苄基以及氢;R4为1~6个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烯基、炔基、苯基、苄基、取代苄基;式(I)化合物或其盐可以是消旋体或者光学纯的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I)化合物或其盐的制备方法:
方法如下式所示: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式(VII)化合物:
与R3取代的苄基胺在形成酰胺的条件下制得式(VI)化合物:
(2)由式(VI)化合物在还原条件下制得式(V)化合物:
(3)将式(V)化合物经催化氢解再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制得式(IV)化合物:
(4)由式(IV)化合物在氧化条件下制得式(III)化合物:
(5)将式(III)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脱除保护基再加入氰化试剂,制得式(II)化合物:
(6)将式(II)化合物水解制得式(I)化合物或其盐:
其中,R1,R2为1~6个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烯基、炔基、苯基、苄基以及取代苄基,
R1,R2可以相同或成环;R3为1~6个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烯基、炔基、苯基、苄基取代苄基
以及氢;R4为1~6个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烯基、炔基、苯基、苄基、取代苄基;式(I)化
合物或其盐可以是消旋体或者光学纯的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VI)化合物包括下列化合物:2-(二苄
基氨基甲酰基)-1-环戊基甲酸甲酯、(1S,2R)-2-(二苄基氨基甲酰基)-1-环戊基甲酸甲酯
或(1R,2S)-2-(二苄基氨基甲酰基)-1-环戊基甲酸甲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V)化合物包括下列化合物:(2-((二

\t苄基氨基)甲基)环戊基)甲醇、(1S,2R)-2-((二苄基氨基)甲基)环戊基)甲醇或(1R,2S)
-2-((二苄基氨基)甲基)环戊基)甲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V)化合物包括下列化合物:N-苄基,
N-((-2-(羟基甲基)环戊基)甲基)氨基甲酸叔丁酯、N-苄基,N-(((1R,2S)-2-(羟
基甲基)环戊基)甲基)氨基甲酸叔丁酯或N-苄基,N-(((1S,2R)-2-(羟基甲基)环
戊基)甲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I)化合物包括下列化合物:N-苄基,
N-((2-甲酰基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斌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