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铁粉芯内凹模具,这种带有定位柱导向孔的模具,由于孔管壁易断裂,所以加工时对定位柱与导向孔的同心度,定位柱与圆凸台上的一对小平台的垂直度要求精度高,特别对导向孔直经在1~4mm的微型模具加工时,虽已采用了带有一定锥度的导向孔来达到所要求的同心度和垂直度,但带有锥度的导向孔在延细圆柱体状的定位针滑动时,由于下端面喇叭口处间隙大,易产生晃动,且管壁厚度不均匀,导致导向管与定位针产生卡壳而断裂,从而使模具的合格率只在4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导向孔是呈圆柱体状的通孔,消除了晃动产生的卡壳现象,使产品合格率提高到了90%。(*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铁粉芯内凹模具,它属粉未诒金模具中一种带有 定位柱的铁粉芯内凹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带有定位柱的模具中,存在着定位柱的管壁需要有抗弯曲、 抗断裂的能力,因此在定位柱上的导向孔需要管壁厚度均匀,有较精密的同心度,尤其是对微型模具中导向孔直经在l 4mm的定位柱加工时,更需要保证有 较高的精度来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与合格率。有人为了改进而对此作了研究,并申请了专利,在专利公开号是 CN1293436,名称为--次成型辐射取向烧结钕铁硼磁环的制作工艺及其模具。 该专利中的模具也是一种有定位柱芯棒的粉未冶金模具,它在权利要求中对模 具制作的工艺采用了"a.所述的上模上芯棒的顶端与上模板的之间设有使上芯棒 浮动的弹簧;"其目的是让芯棒在向下冲时能得到缓冲,来达到抗弯曲、抗断裂 的目的,这里的芯棒就类似微型模具中所述的定位柱。也有人在对模具中导向孔直经在1 4mm的定位柱加工时,采用了将导向孔 用线切割加工成圆锥台状通孔的方法,这种方法形式上达到了同心度的技术要 求,它只是在导向孔的上端保证了导向孔与定位柱的同心度,由于导向孔是呈 圆锥台状,而导向孔内的定位针是呈圆柱体状的,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当导向 孔顺着定位针作上下移动时,由于孔下端的喇叭口处于宽松状态,不免会产生 晃动,从而导致导向管内壁与定位针被卡死,使得细小的定位柱产生弯曲或断 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型铁粉心内凹模具的导向孔 是圆柱形体的通孔,该形状的导向孔不会产生定位柱易晃动而被卡的现象,从 而能使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成品率提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地技术方案是所述定位柱内的导向 孔是圆柱体形状的;这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定位孔是套在一根细圆 柱体状的定位针上作上下滑动的,只有这种经电脑程控二次慢速线切 割加工出来的细圆柱体形状的定位孔,才能与定位针配合得体,不会 产生晃动,才能避免被卡而折断的现象。所述的圆柱体形状的导向孔的孔径范围是1 4鹏,说明该类铁粉芯内凹模具非常细小,属于微型类,加工难度大,除了用要电脑禾呈控二次慢速 线切割加工出细圆柱体形状的定位孔外,还要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艺流程进行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是将导向孔内圆锥台体的形状改成圆柱体的 形状,消除了孔下端由于有喇叭口处的空隙大而带来的晃动,避免了导向孔在 导向轨上被卡的现象,还使导向孔管壁匀称,从而增强了管壁的强度,把导向 孔在1 4mm的这类模具从40%的合格率提高到了 9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原微型铁粉芯内凹模具的侧剖视图2是本技术一种微型铁粉芯内凹模具的剖视图3是本技术一种微型铁粉芯内凹模具的府视图4是本技术一种微型铁粉芯内凹模具的侧视图中1、定位柱,2、导向孔,3、定位针,4、圆凸台,5、型腔,6、圆锥台,7、圆柱体,8、小平台,9、定位柱外侧表面,10、圆凸台直边外围表面。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微型铁粉芯内凹模具是一块原有的模具,它由定位柱1与一 块有一台阶的圆凸台4连接而成,定位柱l内是一个圆锥台6的通孔,通孔内 是一根定位针3,定位柱1可延定位针3作上下移动,由于该定位柱上的通孔 直径只有1 4rnm,又要与定位柱1保持有0 0. 2的同心度,加工难度 较大, 一般常用一次线切割的方法将它加工成圆锥台6形状的通孔来 保证同心度达标。但这种带有锥度的通孔,由于孔下端的喇叭口形状 与定位针3之间留有空隙,易使整个模块产生晃动,这就造成在上下 移动的定位柱1的管壁倾斜,並在垂直力的作用下与定位针3相互卡 死,加上圆柱体形的定位柱l内是一个圆锥台6形状的通孔,其管壁 厚度不均匀,这就容易被折断。图2是本技术的微型铁粉芯内凹模具,它在结构形状上只是定位柱1 内的导向孔2由图1中的圆锥台6变成了圆柱体7,这就使得导向孔2与图1 中的定位针3在上下移动过程中能配合得体,不会产生大的晃动,在垂直的作 用力下也不产生倾斜,并且定位柱1的管壁厚度均匀,所以就不易折断。由于本技术的微型铁粉芯内凹模具中的导向孔2的直径范围是在l 4mm,加工难度大,所以还产用了一套特殊的加工工艺流程,如在选料过程中将 铬12的材料改成铬钼钒12,以此来减少脆性'增加韧性;在定位柱1的两 侧和圆凸台4上端连接部位,有一对对称的小平台8,它处于型腔5 的上方,由于减少了晃动,就有效地保证小平台与定位柱1的中线保 持垂直,该特殊的加工工艺流程还有效地保证了小平台8与基线水平平 行,这里的一对小平台8与基线水平平行且与定位柱1的中线保持垂 直,是为了确保磁化线圈的基准位平整,从而提高模块产品的磁化质 量;在加工定位柱l时,在车加工后又采用了磨加工,使光洁达到Ra0.8'这在提高模具的精密度的同时,又消除了定位柱外表面9因车刀划痕留下的 内应力,增加了定位柱抗折断的能力;在加工圆凸台直边外围表面IO 时,也是在车加工后增加一道磨加工工序,这是为了脱模过程更顺畅, 以便避免造成铁粉芯的成形模块的掉边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铁粉芯内凹模具,其模块中间设有一根带有导向孔(2)的定位柱(1),导向孔(2)成圆锥台(6)形状,底部是一块有一台阶的圆凸台(4),圆凸台(4)中心设有模具的柱体型腔(5),定位柱(1)、导向孔(2)、圆凸台(4)和型腔(5)在同一中线上,定位柱(1)通过两侧的一对小平台(8)与圆凸台(4)的上端平面连接成形;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柱(1)内是圆柱体(7)形状的导向孔。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微型铁粉芯内凹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 圆柱体(7)形状的导向孔(2)的孔径范围是1 4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铁粉芯内凹模具,这种带有定位柱导向孔的模具,由于孔管壁易断裂,所以加工时对定位柱与导向孔的同心度,定位柱与圆凸台上的一对小平台的垂直度要求精度高,特别对导向孔直经在1~4mm的微型模具加工时,虽已采用了带有一定锥度的导向孔来达到所要求的同心度和垂直度,但带有锥度的导向孔在延细圆柱体状的定位针滑动时,由于下端面喇叭口处间隙大,易产生晃动,且管壁厚度不均匀,导致导向管与定位针产生卡壳而断裂,从而使模具的合格率只在40%,本技术采用了导向孔是呈圆柱体状的通孔,消除了晃动产生的卡壳现象,使产品合格率提高到了90%。文档编号B22F3/03GK201140275SQ200720303049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杜涛涌, 许为南 申请人: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铁粉芯内凹模具,其模块中间设有一根带有导向孔(2)的定位柱(1),导向孔(2)成圆锥台(6)形状,底部是一块有一台阶的圆凸台(4),圆凸台(4)中心设有模具的柱体型腔(5),定位柱(1)、导向孔(2)、圆凸台(4)和型腔(5)在同一中线上,定位柱(1)通过两侧的一对小平台(8)与圆凸台(4)的上端平面连接成形;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柱(1)内是圆柱体(7)形状的导向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涛涌,许为南,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