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塞环,具体涉及一种活塞环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核反应堆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由夹持缸、提升缸、传动缸组成,每缸有三组不同的环组成一套密封系统,并进行压力传递,由于活塞环长期工作在水溶液中,因此需要活塞环耐腐蚀、防锈蚀,尤其对密封性能要求高。水力驱动机构由外置式磁力驱动,体积大,运动精度差,可靠性低,原活塞环由圆柱体钢坯经大量的车削、磨削成圆环,再切削开口,工艺复杂,耗时耗材,且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的核反应堆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的密封活塞环的制造工艺,制成的活塞环密封效果好。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的密封活塞环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线材绕制成圆环后予以时效去应力处理,再进行切削开口、退磁、扩口、酸洗、修口、磨两侧面、珩磨、成品修口、精磨两侧面,所述扩口工序包括:将活塞环在960~980℃保温1小时,再空冷至715℃~725℃保温8小时,通过50℃/小时炉冷至615~625℃,保温8小时后进行空冷;本专利技术将线材绕圆后即切削开口,极大的简化了制造工艺,无需进行大量的切削车削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产出产品工艺精度高,可靠性强;同时,改进前对应的热定型工艺直接在600℃下保温两小时后进行空冷,不能满足扩口工序所要求的尺寸,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提高定型温度和分步冷却的方法来满足扩口尺寸要求,同时经此处理后,材料中的δ相较少,能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冲击性能,上述分步冷却工艺是在热处理炉内通过程序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的密封活塞环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线材绕制成圆环后予以时效去应力处理,再进行切削开口、退磁、扩口、酸洗、修口、磨两侧面、珩磨、成品修口、精磨两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工序包括:将活塞环在960~980℃保温1小时,再空冷至715℃~725℃保温8小时,通过50℃/小时炉冷至615~625℃,保温8小时后进行空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的密封活塞环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线材绕制成圆环后予以时效去应力处理,再进行切削开口、退磁、扩口、酸洗、修口、磨两侧面、珩磨、成品修口、精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华,吴立来,黄代凤,曹存军,张仪,邵天敏,薄涵亮,李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