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按键用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顶模、滑动模座、活动基盘及固定基座,其中,该固定基座内有一个坡道供设置活动基盘,且该活动基盘具有与该坡道互补配合的斜底面;借该活动基盘供承载壳体推进至冲模切入点,以便一次冲压多套上壳按键并令按键直接植入待结合壳体的按键孔洞内,使按键在冲压后不致因翻滚而掉落;还可简化冲压动作的控制,且无须手动调整冲压后的成品;并且在冲压时进行按键的植入动作,提高了装设按键的成功率及效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冲压模具,特别是关于一种供冲压按键材料以在产品上直接植入按键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含有输入按键的产品,如电话、计算机键盘、遥控器、电子计算器、移动电话等,为配合其主体特殊设计的造型、色彩等,也需将其按键的外观同步进行修正,例如,使用透明按键搭配背景光源而显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目前这些按键为配合消费者需求,要使用各种材质制成,因而不能一次注射成型,所以需设计成多套按键,由冲压模具区分多次冲压。但是,在冲压按键后,按键经常无法直接定位在产品所设的按键孔洞中,导致发生向外翻落的情况。此时,需借由现场作业人员以人工排列方式,用手将按键置于其所对应的按键孔洞中。如此,将使按键装置作业所需的程序增加,令成本无法降低进而导致生产速度变慢,无法满足制造厂商的需求,且每增加一次作业程序即会提高成品的耗损率及不良率,对于讲求成本控制及生产效率的厂商而言,实非理想的情况。同时,除了冲压动作的控制复杂,且须用人工手动调整冲压后的成品外,这种冲压模具也无法一次进行多套按键的冲压。因此,不仅作业程序更复杂,且须更多的人力与时间进行手动调整。结果造成人力与时间的浪费,导致制程效率低及成本高等种种缺点。因此,如何解决这种情况,减少按键翻落的次数并提高按键植入的成功率及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按键用的冲压模具,可以防止按键被冲压模具冲压后翻滚掉落的情况,且同时可冲压多套按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按键用的冲压模具,可简化冲压动作的控制,且无须手动调整冲压后的成品。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按键用的冲压模具,可在冲压时进行按键的植入动作,以提高装设按键的成功率及效率。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压按键用的冲压模具,供冲压按键至待结合壳体上,该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顶模,与该上模座底面结合,并在远离结合该上模座的表面设有刀具;固定基座,至少具有由前往后渐高的坡道、位于该坡道上方,供该顶模冲入的开口部以及设在该开口部上的滑道部,其中该坡道在对应该开口部定义有供该刀具冲入的冲压段;滑动模座,滑动自如地设在该滑道部上;下模座,结合至该固定基座底面,与该上模座同步进行冲压行程,以对应该滑动模座而移动该刀具进行冲压;以及活动基盘,供容置该待结合壳体,滑动自如地设在该坡道上,且形成有至少一个带动部以及一个互补配合该坡道的斜底面,以由该带动部带动该滑动模座滑动至该冲压段进行冲压。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冲压模具固定基座内设置有坡道,其倾斜面按照活动基盘的推进方向渐渐上升,在水平推入承载有待结合壳体的活动基盘时,可借由坡道高度逐渐上升的形态,将待结合壳体推进至与滑动模座最接近的位置,也就是Y轴方向的冲模切入点,使冲压模具可一次冲压如图10所示的多组按键组件,并使冲压后的按键可直接植入待结合壳体的按键孔洞内,从而防止按键不会因待结合壳体与滑动模座的间距过大,而在冲压后翻滚掉落;还可简化冲压动作的控制,且无须手动调整冲压后的成品;并且在冲压时进行按键的植入动作,提高了装设按键的成功率及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冲压模具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斜视立体图,显示本技术冲压模具所含固定基座的立体示意情形;图3是侧视图,显示本技术承载待结合壳体的示意情形;图4至图9均为侧视图,显示待结合壳体应用本技术的冲压模具进行按键植入作业过程的示意情形,以及图10是待结合壳体及其所需装置按键的斜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方式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观点,但并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技术的范畴。在以下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冲压按键用的冲压模具用于冲压按键至待结合壳体上,将按键装设在诸如电话的待结合壳体。然而,首先需注意的是,本技术的冲压模具并不限定仅可用于电话的待结合壳体的按键装设作业上,本技术可运用在任一种设有按键的待结合壳体,如计算机键盘、电子计算器、遥控器、移动电话等,非以本实施方式为限。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冲压模具1至少包括固定基座10、上模座11、顶模12、滑动模座14、活动基盘15以及下模座16。如图2所示,该固定基座10形成有中空部S,在该中空部S中设有坡道101、供该滑动模座14在其上自如滑动的滑道部102以及位于该坡道上方供该顶模12冲入的开口部。该坡道101是由前往后渐高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令该坡道101远离该滑道部102部分的最薄厚度为b1,该坡道101接近该滑道部102部分的最厚厚度为b2。从本图的角度来看,该坡道101在该基座10左侧的厚度为最厚,越接近该基座10右侧的厚度则越薄。该滑道部102则可例如形成在该基座10两侧的轨道、阶梯或导槽。其中,该坡道101在对应该开口部定义有供该刀具冲入的冲压段。图3是本技术冲压模具的侧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活动基盘15上除可选择形成多组用于夹固待结合壳体2的带动部151、152(其设置的位置及数量并非以本实施方式为限,而是以可供待结合壳体2有更大的置放空间为前提)外,其底部153也是厚度渐缩的结构,以与固定基座10所设的由外向内(以推动该活动基盘15进入该基座10的方向而言)渐渐上升的坡道101对应接触并顺畅滑行。从本图的角度来看,与该基座10的坡道101相反,该底部153在该活动基盘15右侧的厚度最厚,越接近该活动基盘15左侧的厚度则越薄。此外,该上模座11与下模座16通过导柱3连接,使顶模12及滑动模座14在冲压过程中可以准确地结合。其中,带动顶模12及滑动模座14结合的技术是现有技术,该导柱3设置的位置及设置的数量也并非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为限。该顶模12与该上模座11底面结合,并在远离结合该上模座11的表面设有多组冲压刀具121,且各组冲压刀具121的尺寸及间隔距离均是配合按键211(其间是以料骨212相连)的规格而设计,其长度也需大于挡板13与滑动模座14总合的厚度,该挡板13铺设在顶模11正下方位于固定基座10的部分,在上模座11下方相对位置处另设有下模座16,该下模座16结合至该固定基座10底面,与该上模座11同步进行冲压行程,以对应该滑动模座14而移动该刀具121进行冲压。其中,该下模座16上部用于承载固定基座10,下部也与一般冲床(图未标)结合,该固定基座10所设置的坡道101用于承载可进行推拉运动的活动基盘15,该坡道101的斜面按活动基盘15的推进方向逐渐升高,该活动基盘15用于容置该待结合壳体2,其可滑动自如地设在该坡道101上,且形成有带动部151、152以及互补配合该坡道101的斜底面,以由该带动部151带动该滑动模座14滑动至该冲压段,进行冲压。此外,该固定基座10另设有可移动的滑动模座14,其上另根据产品按键组件21的规格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洞141。图4至图9均为侧视图,用于显示电话用的待结合壳体2,应用本技术的冲压模具1进行按键组件21(是以塑料注射成型,通过料骨212连接多个按键211而形成)装置作业流程的示意情形。如图4所示,将待结合壳体2(图10用于显示待结合壳体2及其所需装置多组按键组件21的斜视图)放置在活动基盘15上,由带动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按键用的冲压模具,供冲压按键至待结合壳体上,其特征在于,该冲压模具至少包括: 上模座;顶模,与该上模座底面结合,并在该顶模底面设有刀具;固定基座,至少具有由前往后渐高的坡道、位于该坡道上方供该顶模冲入的开口部 以及设于该开口部上的滑道部,其中该坡道在对应该开口部定义有供该刀具冲入的冲压段;滑动模座,滑动自如地设在该滑道部上,可供设置按键组件;下模座,结合至该固定基座底面,与该上模座同步进行冲压过程,以对应该滑动模座而移动该刀具进行 冲压;以及活动基盘,滑动自如地设于该坡道上并可供容置该待结合壳体,且形成有至少一个带动部以及一个互补配合于该坡道的斜底面,以由该带动部带动该滑动模座滑动至该冲压段供刀具冲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泉德,杨顺华,翁世雄,
申请(专利权)人:英保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