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世銮专利>正文

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490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属于一种油田生产用工艺,所述的工艺步骤是,a,准备;b,探砂面并冲砂;c,套管试压;d,通井;e,刮管;f,挤防膨剂:正洗井至出口见液后,关闭套管闸门,正挤粘土稳定剂液,排量400L/min,关井24小时;g,水力正压冲击:下入高压管柱,安装压裂井口,连接地面管汇,进行试压,试压压力高出施工限压1—2MPa;试压合格后,从套管内向井内泵入流体,控制流体压力平稳上升至油层破裂压力临界点,降低泵速;h,返排。这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将高粘度的流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筒,解除射孔附近的污染,提高了解堵效果,且操作方便,成功率高,作业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田生产用工艺,尤其是一种油井解堵工艺。
技术介绍
长时间采油生产后的油井近井地带油层污染、堵塞严重,造成产量降低,因此需要找到有效的解堵方法。现有的解堵方法有水力压裂、酸化解堵等,操作繁琐,解堵费用较高;还有超声波、水力振荡解堵、高压旋转水射流、负压解堵等,解堵效果差,有效期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以提高解堵效果。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所述的工艺步骤是,a,准备:起出油井内的抽油杆、油管及井下工具;b,探砂面并冲砂:用不带其他井下工具的冲砂管柱探砂面,笔尖距油层30米时,下放速度应小于1.2米/min,大钩悬重下降10—20KN时,则表明遇到砂面,上提冲砂管柱重新试探,两次误差不超过0.5米时,探得原始砂面,记录砂面位置;使冲砂管柱位于砂面3米以上开泵循环,泵工作正常后下放冲砂管柱冲砂,冲砂至人工井底后,保持循环至出口排量400L/min,出口含砂量按重量计小于0.2%时,冲砂合格,将冲砂管柱起出; c,套管试压:下入套管封隔器,在油层上界10米处座封, 在15MPa压力下试压15分钟,压力不下降为合格;d,通井:下入带有通井规的光油管通井至人工井底,通井时,下放速度控制在10—20米/min,下到距人工井底100米后,下放速度不超过5—10米/min;e,刮管:下入带有刮管器的光油管至人工井底,刮去套管内壁的污垢,刮削至井底后,进行大排量洗井,然后,起出带有刮管器的光油管;刮管时,下放速度控制在20—30米/min,下至距油层上界50米后,下放速度控制在5—10米/min,在油层部位反复多次刮削;f,挤防膨剂:下入光油管至油层上界10—30米,地面管线试压25MPa,正洗井至出口见液后,关闭套管闸门,正挤粘土稳定剂液,排量400L/min,关井24小时; 在粘土稳定剂液中,每30立方米粘土稳定剂液中含有粘土稳定剂SL3.0吨,其余为水;g、水力正压冲击:下入高压管柱,安装压裂井口,连接地面管汇,进行试压,试压压力高出施工限压1—2MPa;试压合格后,从套管内向井内泵入流体,控制流体压力平稳上升至油层破裂压力临界点,降低泵速;h,返排:从套管加入液氮助返;根据地层矿化度及离子类型选择合适气体助排,使地层液快速排出。这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将高粘度的流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筒,在射孔油层附近憋起高压,在射孔孔眼处形成高速射流,冲击油井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滤饼及堵塞胶结物。当压力大于滤饼破裂压力时,形成裂缝,同时形成微裂缝与次生裂缝,然后利用液氮加速返排,从而解除射孔附近的污染,提高了解堵效果,达到了增产目的,且操作方便,成功率高,有效期长,作业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探砂面并冲砂步骤中,冲砂管柱位于砂面3米以上,一般为3.1—4米。在水力正压冲击步骤中,高压管柱最好是压裂管柱。在水力正压冲击步骤中,油层破裂压力临界点为预先测试获得的数据。在所述的挤膨胀剂步骤中,粘土稳定剂液所用的水为本区块的采出水。在返排步骤中,从套管加入的液氮为液氮泡沫液。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之工艺的实验效果。该油井为滨648-13井。该井完井日期为1994年4月,油层为砂三下,井段为2200—2286米,共8层26米。初期日产液7.4吨、日产油5.65吨。自2009年以后,产量储层孔隙度9.27%,渗透率5.65X10-3μm2,日产液降低至2.4吨,为低孔、低渗油藏,产量低,实行间开。该井在2010年利用本专利技术之工艺进行解堵实验。地层的破裂压力临界点为64MPa。控制流体压力平稳上升至64MPa,逐渐降低压力,泵入本区块的采出水94立方米,加入液氮泡沫液8.5立方米。采用本专利技术之工艺进行解堵后,日产液从解堵前的2.4—2.5吨增加到4.9—5.2吨,日产油增加到3.0—3.2吨。动液面也从解堵前的1408—1420米提高到927—937米。说明本专利技术之方法解堵效果良好。本专利技术之解堵工艺与水力压裂、水力震荡解堵的区别:水力压裂主要是在地层中形成裂缝并向前延伸,然后将支撑剂沉降在裂缝中,在地层中形成具有高导流能力的支撑裂缝。水力震荡解堵是在射孔部位下入水力震荡器,通过产生的水力震荡波解除堵塞的方法。而本专利技术之解堵工艺主要是利用在射孔孔眼部位形成射流冲击,配合高压在滤饼处形成的裂缝及次生裂缝,解除射孔孔眼附近的堵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是,a,准备:起出油井内的抽油杆、油管及井下工具;b,探砂面并冲砂:用不带其他井下工具的冲砂管柱探砂面,笔尖距油层30米时,下放速度应小于1.2米/min,大钩悬重下降10—20KN时,则表明遇到砂面,上提冲砂管柱重新试探,两次误差不超过0.5米时,探得原始砂面,记录砂面位置;使冲砂管柱位于砂面3米以上开泵循环,泵工作正常后下放冲砂管柱冲砂,冲砂至人工井底后,保持循环至出口排量400L/min,出口含砂量按重量计小于0.2%时,冲砂合格,将冲砂管柱起出; c,套管试压:下入套管封隔器,在油层上界10米处座封, 在15MPa压力下试压15分钟,压力不下降为合格;d,通井:下入带有通井规的光油管通井至人工井底,通井时,下放速度控制在10—20米/min,下到距人工井底100米后,下放速度不超过5—10米/min;e,刮管:下入带有刮管器的光油管至人工井底,刮去套管内壁的污垢,刮削至井底后,进行大排量洗井,然后,起出带有刮管器的光油管;刮管时,下放速度控制在20—30米/min,下至距油层上界50米后,下放速度控制在5—10米/min,在油层部位反复多次刮削;f,挤防膨剂:下入光油管至油层上界10—30米,地面管线试压25MPa,正洗井至出口见液后,关闭套管闸门,正挤粘土稳定剂液,排量400L/min,关井24小时; 在粘土稳定剂液中,每30立方米粘土稳定剂液中含有粘土稳定剂SL3.0吨,其余为水;g、水力正压冲击:下入高压管柱,安装压裂井口,连接地面管汇,进行试压,试压压力高出施工限压1—2MPa;试压合格后,从套管内向井内泵入流体,控制流体压力平稳上升至油层破裂压力临界点,降低泵速;h,返排:从套管加入液氮助返;根据地层矿化度及离子类型选择合适气体助排,使地层液快速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是,
a,准备:起出油井内的抽油杆、油管及井下工具;
b,探砂面并冲砂:用不带其他井下工具的冲砂管柱探砂面,笔尖距油层30米时,下放速度应小于1.2米/min,大钩悬重下降10—20KN时,则表明遇到砂面,上提冲砂管柱重新试探,两次误差不超过0.5米时,探得原始砂面,记录砂面位置;使冲砂管柱位于砂面3米以上开泵循环,泵工作正常后下放冲砂管柱冲砂,冲砂至人工井底后,保持循环至出口排量400L/min,出口含砂量按重量计小于0.2%时,冲砂合格,将冲砂管柱起出;
 c,套管试压:下入套管封隔器,在油层上界10米处座封, 在15MPa压力下试压15分钟,压力不下降为合格;
d,通井:下入带有通井规的光油管通井至人工井底,通井时,下放速度控制在10—20米/min,下到距人工井底100米后,下放速度不超过5—10米/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丁王习武孙永强苏赫石瑞斌张兆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世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