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力专利>正文

筒式压过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481 阅读:5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筒式压过滤机,一个密封圆筒仓,滤布包裹转鼓,转鼓中空轴与分配头相连,分配头滤液管与仓外相通。仓内圆刮板机,实现连续排料。煤泥水和污水处理后滤饼水分为12~16%,从而彻底解决煤泥或污泥不能直接装车运输,污染地区的状况。使用单位不用改变地脚螺栓拆下原有过滤机或压滤机换上本机即可。制造单位不用增添新设备便可生产本装置。该压过滤机可以广泛用于煤炭、冶金、石油、化工、城市环保等行业的污水处理。(*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过滤机,特别是用于煤矿煤泥水中及污水中极细颗粒的回收,实现固液分离的一种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我国选煤厂极细颗粒(d<0.5mm)的固液分离技术常采用a、真空过滤机;b、筛网沉降式离心机或沉降式离心机;c、带式压滤机;d、板框或箱式压滤机来处理。目前选煤厂都用压滤机作为煤泥水、污水处理的最后把关设备。当煤泥水或污水通过压滤机后,煤泥水中的煤泥或污水中的污泥形成滤饼得到回收,其煤泥水或污水中的水分形成滤液即达到环保要求可以排放或复用。但最大的问题是滤饼水分高达22~26%,不能单独直接装车运输。如果进入煤仓,易在仓中结块,堵塞仓口,不能放仓,影响装车和生产。滤饼水分高只能占用场地晒晾以减少水分,这样占地面积大,造成污染地面。另外,由于滤饼水分高,售价低,影响经济效益。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普通真空过滤机的基础上,加装一些部件或机构,由抽真空过滤改为加压过滤方式,并实现连续排料,制造一种全自动、低水分、连续排料的过滤机-筒式压过滤机。它可以使滤饼水分由22~26%降到12~16%,彻底解决煤泥或污泥不能直接装车运输,污染地面的状况。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参见附图)一个筒式有底坐的加压密封仓(1)设有安全阀(2)进气管(3)。滤布(18)包裹转鼓(6)及转动辊(20)。托辊(21)紧紧托住滤布(18)。转鼓(6)的一半浸在一个长条形带有进料管(5)的槽体(4)内。转鼓(6)表面沿圆周等分为若干排滤室(7)、其上设有滤网(8)。转鼓(6)转动轴是一根中空轴(10),其内部布置的每一根滤液管(11)与每一排滤室(7)伸出的滤液管(9)相连通。中空轴(10)两端平面紧密靠在分配头(12)上。中空轴(10)转动时所紧靠接触分配头(12)的平面以中心点为圆心,分成三个扇形部分,使分配头(12)隔成互不相通的三个空腔区域过滤区(13)、干燥区(14)、过渡区(15)。分配头(12)固定不动,过滤区(13)有滤液管(16)及干燥区(14)有滤液管(17)伸出密封仓(1)外,与大气相通。通过转动辊(20)及滤布(18)的转动,滤布(18)上的滤饼(19)将被卸下。在托辊(21)的前面设立刮料板(22)及毛刷(23)把滤布(18)清刷干净。在托辊(21)上面设立清洗管(32)。滤饼(19)被卸入到半圆槽体(25),通过圆刮板(28)刮入导料槽(26)再进入运料圆管(27),随着圆刮板(28)的运动,滤饼(19)被刮入排料槽(31)即被排出密封仓(1)外。本技术显著效果是采用压缩空气强迫煤泥水或污水进行过滤及对形成的滤饼进一步风干,从而使滤饼水分由原来的22~26%降到12~16%。彻底解决煤泥或污泥不能装仓,不能直接装车运输污染地面的状况。本装置的一个特点是滤布转动后滤饼被强制卸料,滤布上不可能存留或粘有滤饼。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从滤布的背而进行冲洗,高压清水充分穿透微孔,使滤布清洗干净彻底。本装置再一个特点是连续排料,圆刮板在管道内密封式连续运动,把滤饼不断排出仓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配示意图图2为从另一面观察的本技术的整体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1的剖视图(A-A)图中1-带有底坐的加压密封仓2-安全阀3-进气管4-贮存煤泥水或污水的槽体5-进料管6-转鼓 7-滤室8-滤网 9-滤室滤液管10-转动中空轴 11-中空轴滤液管12-分配头 13-分配头过滤区14-分配头干燥区 15-分配头过渡区16-过滤区滤液管 17-干燥区滤液管18-滤布19-滤饼(水分减少后的煤泥或污泥)20-转动辊 21-托辊22-刮料板 23-毛刷24-圆刮板运输机构 25-半圆槽体26-导料槽 27-运料圆管28-圆刮板 29-刮板之间的链条30-链轮 31-排料槽32-清洗管下面对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装置的工作状况本装置的工作过程是连续的。在密封仓(1)内设有贮存煤泥水或污水的槽体(4)。转鼓(6)的一半浸没在槽体(4)中。转鼓(6)表面沿圆周均分为若干排滤室(7),滤室上装有滤网(8),每一排滤室中伸出滤液管(9)与转鼓中空轴(10)中的一根滤液管(11)相连。中空轴及其中滤液管两端的平面与两分配头(12)平面紧密接触,此分配头平面以轴中心为圆心分成三个扇形部分,使分配头隔成互不相通的三个空腔区域,分别为过滤区(13)、干燥区(14)及过渡区(15)。过滤区(13)、干燥区(14)分别有滤液管(16)、(17)与仓外大气相通。滤布(18)包裹转鼓(6)及转动辊(20)。分配头(12)是固定不动的。转鼓(6)连续转动,中空轴(10)及其滤液管(11)也连续转动并周而复始地经过分配头(12)中的过滤区(13)、干燥区(14)及过渡区(15)。在过滤区(13)的情况是中空轴(10)中的一部分滤液管(11)正和分配头(12)中的过滤区(13)相连通,这部分滤液管与分配头过滤区的滤液管(16)相接通,与仓外大气相通,即与一部分滤室(7)的滤液管也相通,这就是说,此时,转鼓表面上浸没在槽体煤泥水或污水中的滤室与仓外大气相通,因而有压力差,空气压力将煤泥水或污水向这部分滤室压缩,水分通过滤布的微孔、滤网的网眼、滤室及滤液管流出仓外,而煤泥或污泥留在滤布上,形成滤饼。干燥区(14)的情况是中空轴(10)中的一部分滤液管(11)正和分配头(12)中的干燥区(14)相连通,这一部分滤液管与干燥区的滤液管(17)相接通,与仓外大气相通,即与一部分滤室(7)的滤液管也相通,这就是说,此时,这一部分滤室是与仓外大气相通,因而有压力差,空气压力将已在滤布上形成的滤饼进行压缩,进一步风干,压出去的水分通过滤布的微孔、滤网的网眼、滤室及滤液管流出仓外,滤饼水分进一步降低。过渡区(15)的情况是中空轴(10)中的一部分滤液管(11)正和分配头(12)中的过渡区相连通,因为过渡区没有管子与仓外大气相通,这一部分滤液管不能与仓外大气相通,即一部分滤室的滤液管不能与仓外大气相通,这就是说,此时,这一部分的滤室不能与仓外大气相通,无压力差,也不会漏气。此时,滤布恰好没有紧贴在转鼓上。包裹在转动辊(20)的滤布上的滤饼因滤布转折而被卸下来。由于转鼓(6)连续转动,中空轴(10)及其滤液管(11)连续地周而复始经过分配头(12)的过滤区(13)、干燥区(14)及过渡区(15),相应地,转鼓面上的滤室、滤网及滤布也连续循环地依次经历过滤、干燥及过渡三个阶段。这样在滤布上连续地将煤泥水过滤形成滤饼、并被压缩风干、被卸下。转鼓的连续转动,不断地重复上述过程。由转动辊(20)、刮料板(22)、毛刷(23)将滤饼卸入到半园槽体(25)中,被圆刮板(28)刮入导料槽(26)进入运料圆管(27)中,又被圆刮板带入排料槽(31),即排出密封仓(1)之外。圆刮板(28)由一节一节链条(29)连结,靠两个链轮(30)带动,使圆刮板在半圆槽体及运料圆管中运行。上述过程中,压缩空气连续地从进气管(3)输送进来。煤泥水或污水不断地从进料管(5)进入到槽体(4)中而在滤布上形成滤饼,由排料槽排出仓外,其水分由滤液管流出仓外,这样,煤泥水或污水通过该装置实现固液分离。根据滤布污染及过滤效果来决定清洗管(32)是否对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加压密封仓,转鼓过滤机构,转动辊卸料机构,圆刮板运输机构及控制柜等组成的筒式压过滤机,其特征是:一个有底坐的密封仓(1)带有安全阀(2)进气管(3),滤布(18)包裹转鼓(6)及转动辊(20),转鼓(6)表面沿圆周等分为若干排滤室 (7),其上设有滤网(8),转鼓(6)中空轴(10)内的每一根滤液管(11)与每一排滤室(7)伸出的滤液管(9)相连,分配头(12)划分为过滤区(13),干燥区(14)及过渡区(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力
申请(专利权)人:汤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