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床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工位冲床,冲床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可被推向冲床的加工区域的工作台,两个工作台轮流被推送至冲床的加工区域内设定的位置上,当使用第一工作台进行加工时,利用此段时间在第二工作台上放置工件;当使用第二工作台进行加工时,利用此段时间在第一工作台上放置工件;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轮流倒替使用,从而提高冲床的加工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床
,特指一种双工位冲床。技术背景冲床是用来对工件或零件进行冲压加工的机床,目前的冲床只有一个工 作台,冲床在加工时需先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待冲床完成冲压 加工后再将工件取出,接着再放入新的待加工的工件,冲床不断重复上述动 作而实现连续加工。冲床在一次冲压加工完成后有一个较长的待机时间,冲 床须等待工人将完成冲压加工的工件取出并替换上新的待加工的工件,再进 行下一次的冲压加工,冲床的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工位冲床,该种 冲床具有两个轮流倒替使用的工作台,有效提高冲床的加工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冲床主体的 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可被推向冲床的加工区域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下模。所述工作台的两端固定有一个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为条状。所述工作台与定位油缸连接。所述定位油缸内设有推杆,推杆的头部的两侧设有顶杆,顶杆的末端成 型有斜倒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冲床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可被推向冲床 的加工区域的工作台,两个工作台轮流被推送至冲床的加工区域内设定的位 置上,当使用第一工作台进行加工时,利用此段时间在第二工作台上放置工 件;当使用第二工作台进行加工时,利用此段时间在第一工作台上放置工件; 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轮流倒替使用,从而提高冲床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附图3为其中一个工作台的俯视附图4为附图3中A-A截面的剖视附图5为定位油缸的结构示意附图6为推杆推至定位油缸的另一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4,冲床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可被推向冲床 的加工区域的工作台2。两个工作台2分别设置在冲床主体1的左右两侧,当 然,该两个工作台2亦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冲床主体1的前后两侧。所述每个工作台2上均设置有下模,(图中未画出下模),每个工作台2 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定位条3,所述定位条3为条状,定位条3的高度与上模 刀具的切断深度相同,定位条3与固定在冲床主体1上的上模配合,定位条3 起定位和限位作用。定位条3通过螺丝安装在工作台2上,定位条3配合冲 床的加工要求,工作台2可根据加工需要和刀具的切断深度更换不同高度的 定位条3,在冲床加工时,定位条3顶住上模,以辅助冲床实现冲压加工或切 断加工,还可在定位条3上加设相应厚度的垫片,使冲床在冲压加工时实现半断加工,半断加工是指将加工件上面的一层冲断,不冲断加工件的下面一 层,加工件的下面一层仍保持不断,特别是在电子产品的配件的加工中,经 常需要利用半断加工。每个工作台2均与一个定位油缸4连接,参阅图5和图6,所述定位油缸 4内设有推杆5,推杆5的头部的两侧设有顶杆6,顶杆6的末端成型有斜倒 面8。定位油缸4驱动相应的工作台2往返运动,在推杆5头部的顶杆6进入 定位油缸4末端的阀孔时,推杆5开始缓慢前行,由于顶杆6的末端成型有 斜倒面8,定位油缸4输出的油量逐渐减小,推杆5减速缓慢前行,推杆5带 动工作台2缓慢前行,使工作台2缓慢接近其目的位置,并最终准确停留在 预先设定的工作台2的目的位置上,从而实现工作台2的定位。同理,当定 位油缸4驱动工作台2复位时,在工作台2即将到达初始位置时,推杆5的 的顶杆6进入定位油缸4的阀孔内,定位油缸4输出的油量逐渐减小,推杆5 带动工作台2缓慢后退,并使工作台2最终准确停留在其初始位置上。 以下结合冲床的工作过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冲床主体1有两个工作台2,以下分别称为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冲 床工作时,定位油缸4将放置有工件的第一工作台推向冲床的加工区域,并 将其定位在准确的位置上,冲床的上压板7下压,冲床对第一工作台上的工 件进行加工;与此同时,在第二工作台上放置工件,第二工作台处于待机状 态。第一工作台上的工件完成加工后,第一工作台在定位油缸4的驱动下退 出冲床的加工区域,第一工作台复位;接着,连接第二工作台的定位油缸4 启动,第二工作台在定位油缸4的驱动下进入冲床的加工区域,冲床的上压 板7下压,冲床对第二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加工;与此同时,往第一工作台上放置待加工的工件,第一工作台处于待机状态。上述动作不断循环,当使用第一工作台进行加工时,利用此段时间在第 二工作台上放置工件;当使用第二工作台进行加工时,利用此段时间在第一 工作台上放置工件;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轮流倒替使用,从而提高冲床 的加工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 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 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双工位冲床,其特征在于冲床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可被推向冲床的加工区域的工作台(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 上设置有下模。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 的两端固定有一个定位条(3)。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工位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3)为条状。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 与定位油缸(4)连接。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油缸(4) 内设有推杆(5),推杆(5)的头部的两侧设有顶杆(6),顶杆(6)的末端 成型有斜倒面(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冲床
,特指一种双工位冲床,冲床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可被推向冲床的加工区域的工作台,两个工作台轮流被推送至冲床的加工区域内设定的位置上,当使用第一工作台进行加工时,利用此段时间在第二工作台上放置工件;当使用第二工作台进行加工时,利用此段时间在第一工作台上放置工件;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轮流倒替使用,从而提高冲床的加工效率。文档编号B30B15/04GK201140543SQ20082004275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蔡寿生 申请人:东莞市鸿企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工位冲床,其特征在于:冲床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可被推向冲床的加工区域的工作台(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寿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鸿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