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压张紧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4203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液压张紧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属于带式输送机设备技术领域,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还包括增压阀(8)、拉力传感器(16)、测力油缸(17)、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23)和节流阀(24)。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设置多种压力测力元件进行压力测试,并利用多个元件检测值进行对比,可以判别出现故障的检测元件,保证检测值的准确性;进一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和节流阀串联代替原先的电液比例溢流阀来控制压力的升降,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并保证张紧力可以随工作需要增压,确保了系统的气动,避免了皮带打滑,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液压张紧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属于带式输送机设备

技术介绍
带式输送机又称胶带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等各行各业,物件的组装、检测、调试、包装及运输等。当前带式输送机多的液压张紧装置多为液压控制系统,但具有以下缺陷:首先,在起动和皮带打滑时,不能满足张紧液压油缸前腔压力增压比系统设定压力还高的需要;其次,压力检测比较单一,在张紧油缸前腔相通管路上安装压力检测元件进行检测,容易出现检测错误造成系统误动作现象发生;第三,采用电液比例溢流阀控制压力升降,成本较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液压张紧装置液压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检测准确,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确保了原有的效果,并保证张紧力可以随工作需要增压,确保系统的气动,避免皮带打滑,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溢流阀                                                、溢流阀、精过滤器、三位四通换向阀、液控单向阀、压力表、张紧油缸、张紧绞车、改向滑轮、张紧小车、固定绳座、油缸头轮、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蓄能器、截止阀和油箱;其中,液压油泵的出口出分为二路,一路经过溢流阀接到油箱,另一路通过精过滤器与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口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的T口与油箱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口通过高压软管与张紧油缸的后腔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口通过液控单向阀后分三路,第一路接压力表,第二路通过截止阀、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高压软管与张紧油缸的前腔连接,第三路通过高压软管和蓄能器连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包括增压阀、拉力传感器、测力油缸、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和节流阀;其中,增压阀一端与张紧油缸前腔,另一端与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O口连接;测力油缸和拉力传感器依次串联在钢丝绳与固定绳座之间,测力油缸前腔连接有压力检测元件;蓄能器与高压软管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元件;截止阀前腔连接有压力检测元件;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与截止阀连接,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的P口通过节流阀与油箱连接。进一步,测力油缸前腔连接有压力检测元件为压力变送器和压力继电器。进一步,蓄能器与高压软管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的压力检测元件为压力变送器。进一步,截止阀前腔连接的压力检测元件为压力变送器和压力继电器。进一步,还包括电接点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设置1-10个,安装在系统的压力检测元件中。进一步,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3-10个,安装在系统的压力检测元件中。工作原理:当需要增加张紧力时,二位二通电磁阀断电,回油路与油箱断开,张紧力增长,需要降低张紧力时,二位二通电磁阀得电,回油路与油箱通过节流阀与油箱相通,张紧力下降,降低张紧力的速度靠调节节流阀开口大小控制。同时,蓄能器与高压软管的连接管路上以及张紧油缸和测力油缸前腔连接有多组压力测力元件,压力测力元件设置为压力变送器,压力继电器和电接点压力表等多种压力测试共同测试,并进行数据对比。结合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中设置多种压力测力元件进行压力测试,并利用多个元件检测值进行对比,可以判别出现故障的检测元件,保证检测值的准确性;进一步,本专利技术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和节流阀串联代替原先的电液比例溢流阀来控制压力的升降,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并保证张紧力可以随工作需要增压,确保了系统的气动,避免了皮带打滑,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液压原理图。图中:1.过滤器, 2.液压油泵, 3.溢流阀, 4.精过滤器, 5.三位四通换向阀, 6.液控单向阀, 7.压力表, 8.增压阀, 9.液压油缸, 10.张紧绞车, 11.改向滑轮, 12.张紧小车, 13.固定绳座,14.油缸头轮, 15.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6.拉力传感器,17.测力油缸,18.蓄能器,19.压力变送器,20.压力变送器,21.压力变送器,22.截止阀,23.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24.节流阀,25.溢流阀,26.油箱, 27.压力继电器,28.压力继电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液压张紧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溢流阀3、溢流阀25、精过滤器4、三位四通换向阀5、液控单向阀6、压力表7、张紧油缸9、张紧绞车10、改向滑轮11、张紧小车12、固定绳座13、油缸头轮14、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5、蓄能器18、截止阀22和油箱26;其中,液压油泵2的出口出分为二路,一路经过溢流阀3接到油箱26,另一路通过精过滤器4与三位四通换向阀5的P口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5的T口与油箱26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5的B口通过高压软管与张紧油缸9的后腔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5的A口通过液控单向阀6后分三路,第一路接压力表7,第二路通过截止阀22、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5、高压软管与张紧油缸9的前腔连接,第三路通过高压软管和蓄能器18连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包括增压阀8、拉力传感器16、测力油缸17、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23和节流阀24;其中,增压阀8一端与张紧油缸9前腔,另一端与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5的O口连接;测力油缸17和拉力传感器16依次串联在钢丝绳与固定绳座13之间,测力油缸17前腔连接有压力检测元件;蓄能器18与高压软管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元件;截止阀22前腔连接有压力检测元件;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23的A口与截止阀22连接,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23的P口通过节流阀24与油箱26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测力油缸17前腔连接有压力检测元件为压力变送器21和压力继电器28,采用多种压力检测元件进行检测,并对其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确保检测的准确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蓄能器18与高压软管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的压力检测元件为压力变送器19,采用多种压力检测元件进行检测,并对其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确保检测的准确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截止阀22前腔连接的压力检测元件为压力变送器20和压力继电器27,采用多种压力检测元件进行检测,并对其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确保检测的准确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还包括电接点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设置1-10个,安装在系统的压力检测元件中,采用多种压力检测元件进行检测,并对其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进一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3-10个,安装在系统的压力检测元件中,采用多种压力检测元件进行检测,并对其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进一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在工作过程中,增加张紧力时,二位二通电磁阀23断电,回油路与油箱26断开,张紧力增长,需要降低张紧力时,二位二通电磁阀23得电,回油路与油箱26通过节流阀24与油箱26相通,张紧力下降,降低张紧力的速度靠调节节流阀24开口大小控制。同时,蓄能器与高压软管的连接管路上以及张紧油缸9和测力油缸17前腔连接有多组压力测力元件,压力测力元件设置为压力变送器,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液压张紧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溢流阀(3)、溢流阀(25)、精过滤器(4)、三位四通换向阀(5)、液控单向阀(6)、压力表(7)、张紧油缸(9)、张紧绞车(10)、改向滑轮(11)、张紧小车(12)、固定绳座(13)、油缸头轮(14)、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5)、蓄能器(18)、截止阀(22)和油箱(26);其中,液压油泵(2)的出口出分为二路,一路经过溢流阀(3)接到油箱(26),另一路通过精过滤器(4)与三位四通换向阀(5)的P口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5)的T口与油箱(26)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5)的B口通过高压软管与张紧油缸(9)的后腔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5)的A口通过液控单向阀(6)后分三路,第一路接压力表(7),第二路通过截止阀(22)、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5)、高压软管与张紧油缸(9)的前腔连接,第三路通过高压软管和蓄能器(18)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阀(8)、拉力传感器(16)、测力油缸(17)、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23)和节流阀(24);其中,所述的增压阀(8)一端与张紧油缸(9)前腔,另一端与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5)的O口连接;所述的测力油缸(17)和拉力传感器(16)依次串联在钢丝绳与固定绳座(13)之间,测力油缸(17)前腔连接有压力检测元件;蓄能器(18)与高压软管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元件;所述的截止阀(22)前腔连接有压力检测元件;所述的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23)的A口与截止阀(22)连接,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23)的P口通过节流阀(24)与油箱(2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液压张紧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溢流阀                                                (3)、溢流阀(25)、精过滤器(4)、三位四通换向阀(5)、液控单向阀(6)、压力表(7)、张紧油缸(9)、张紧绞车(10)、改向滑轮(11)、张紧小车(12)、固定绳座(13)、油缸头轮(14)、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5)、蓄能器(18)、截止阀(22)和油箱(26);其中,液压油泵(2)的出口出分为二路,一路经过溢流阀(3)接到油箱(26),另一路通过精过滤器(4)与三位四通换向阀(5)的P口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5)的T口与油箱(26)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5)的B口通过高压软管与张紧油缸(9)的后腔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5)的A口通过液控单向阀(6)后分三路,第一路接压力表(7),第二路通过截止阀(22)、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5)、高压软管与张紧油缸(9)的前腔连接,第三路通过高压软管和蓄能器(18)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阀(8)、拉力传感器(16)、测力油缸(17)、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23)和节流阀(24);其中,所述的增压阀(8)一端与张紧油缸(9)前腔,另一端与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5)的O口连接;所述的测力油缸(17)和拉力传感器(16)依次串联在钢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友夫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五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