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轴承渔线轮,即使海水等通过卷线筒的通孔浸入其内部,卷线筒发声机构也不会出现问题。单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发声机构具有发声部件、底座部件、爪部件、第1施力部件、第2施力部件、操作部。发声部件连接在卷线筒上且能与之一起转动。底座部件支承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底座部件位于在第1位置时爪部件能与发声部件接触,底座部件位于第2位置时爪部件离开发声部件。由第1施力部件对底座部件施加作用力,使其位于第1位置或第2位置。由第2施力部件对爪部件施加作用力,使其与发声部件接触。通过操作部操作底座部件而使其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轴承渔线轮,尤其是涉及一种单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发声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公知有如下一种单轴承渔线轮:其具有卷线筒发声机构,该卷线筒发声机构随着卷线筒的转动而发出声音,另外,能够在发声状态和无声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中的单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发声机构具有:发声部件,其能与卷线筒一起转动;爪部件,其与发声部件相接触且反复撞击该发声部件;切换机构,其使爪部件在与发声部件相接触而形成的发声位置和爪部件在与发声部件不能接触而形成的无声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其中,该切换机构具有弹簧线材制成的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爪部件施加作用力,以使其处于发声位置或无声位置。另外,在现有技术中还有如下一种单轴承渔线轮:在其卷线筒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以减轻卷线筒的重量,并且提高其外观效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公开公报实开昭62-193870号【专利文献2】日本授权技术公报第3020401号将专利文献1中的卷线筒发声机构适用于专利文献2中的单轴承渔线轮时,施力部件通过通孔而露在外部。因而可能会使海水等附着在金属线材制成的施力部件上。当海水附着在施力部件上时,可能会发生海水中所析出的盐分侵蚀施力部件和腐蚀施力部件等现象。如果发生上述现象,爪部件可能难以移动而导致卷线筒发声机构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一种单轴承渔线轮,其卷线筒上设置有通孔,即使海水等通过通孔浸入到卷线筒的内部,卷线筒发声机构也不会出现问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单轴承渔线轮,其具有渔线轮主体、卷线筒轴、卷线筒、卷线筒发声机构。其中,渔线轮主体具有轴支承部。卷线筒轴以悬臂支承的方式支承在轴支承部上。卷线筒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卷线筒轴上。卷线筒具有:第1侧面,其面对渔线轮主体;第2侧面,其位于与第1侧面相反的一侧,其中,在第2侧面上形成有多个通孔。卷线筒转动时卷线筒发声机构能发出声音。卷线筒发声机构具有发声部件、底座部件、爪部件、第1施力部件、第2施力部件、操作部。发声部件连接在卷线筒上且能与之一起转动。底座部件支承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爪部件以能摆动的方式安装在底座部件上。当底座部件位于第1位置时,爪部件能与发声部件相接触,当底座部件位于第2位置时,爪部件则离开发声部件。第1施力部件配置在底座部件和渔线轮主体之间,对底座部件施加作用力,使其处于第1位置或第2位置。第2施力部件对爪部件施加作用力,使其与发声部件相接触。操作部用于对底座部件进行移动操作,使其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单轴承渔线轮中,通过使底座部件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从而使爪部件接近或离开发声部件。这里,由于第1施力部件配置在渔线轮主体和底座部件之间,因而能够通过底座部件遮住第1施力部件。这样,即使海水等通过卷线筒的第2凸缘部的通孔浸入到卷线筒的内部,也难以附着在第1施力部件上,因而,卷线筒发声机构不易出现问题。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所述的单轴承渔线轮中,底座部件呈板状且具有爪安装部和被支承部。其中,爪安装部配置在底座部件的一侧,用来安装爪部件,该爪部件能够摆动。被支承部配置在底座部件的另一侧并以能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渔线轮主体上。在上述单轴承渔线轮中,由于底座部件的两端设置有爪安装部和被支承部,因而当底座部件以被支承部为中心摆动时,爪安装部的移动距离增大,能在较为紧凑的结构下使得爪安装部的移动距离增大。另外,由于底座部件呈板状,因而易于遮住第1施力部件。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所述的单轴承渔线轮中,底座部件具有凹部,该凹部在面对渔线轮主体的表面上下凹形成。第1施力部件配置在底座部件的凹部中。此时,由于第1施力部件配置在形成于比渔线轮主体小的底座部件上的凹部中,因而易于配置第1施力部件。在技术方案1~3中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技术方案4所述的单轴承渔线轮中,第1施力部件是由金属弹性线材制成的扭簧。第1施力部件具有:第1卡止部,其卡止在渔线轮主体上;第2卡止部,其卡止在底座部件上;第1线圈部,其设置在第1卡止部和第2卡止部之间。此时,能由较为紧凑的扭簧对底座部件施加作用力,使其位于第1位置或第2位置。在技术方案1~4中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技术方案5所述的单轴承渔线轮中,爪部件具有摆动支承部、爪部、一对弹簧卡止部。摆动支承部以能摆动的方式支承在爪安装部上,在防脱部件的作用下不会从爪安装部上脱落。爪部从摆动支承部向径向方向延伸,能与发声部件相接触。一对弹簧卡止部隔着爪部从摆动支承部向两侧延伸。此时,由于一对弹簧卡止部隔着爪部从摆动支承部向两侧延伸,因而只要将一对弹簧卡止部卡止在第2施力部件的两端,就能使第2施力部件对爪部件施加作用力,使其处于中间位置,从而易于对爪部件施加作用力而使其处于中间位置。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技术方案6所述的单轴承渔线轮中,第2施力部件是由金属弹性线材制成的扭簧。第2施力部件具有:一对第3卡止部,其卡止在一对弹簧卡止部和爪安装部上;第2线圈部,其设置在一对第3卡止部之间,并弯曲配置在防脱部件和爪部件之间。此时,能使第2施力部件相对于爪安装部呈对称形状。因而,第2施力部件不易产生安装错误。在技术方案1~6中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技术方案7所述的单轴承渔线轮中,多个通孔沿圆周方向隔开一定间隔配置。此时,由于通孔的数量较多,因而有利于减轻卷线筒的重量。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技术方案8所述的单轴承渔线轮中,通孔是呈放射状配置且沿着径向方向延伸的长孔。此时,由于能够增大通孔的面积,因而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卷线筒的重量,提高其外观效果。【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第1施力部件配置在渔线轮主体和底座部件之间,所以能够由底座部件来遮住第1施力部件。这样,即使海水等通过通孔浸入到卷线筒的内部,也难以附着在第1施力部件上,因而,卷线筒发声机构也不易出现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单轴承渔线轮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该单轴承渔线轮的后视图。图3是表示该单轴承渔线轮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沿图1中的剖切线IV-IV进行剖切而得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沿图3中的剖切线V-V进行剖切而得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沿图1中的剖切线VI-VI进行剖切而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具有:渔线轮主体,其具有轴支承部;卷线筒轴,其以悬臂支承的方式支承在所述轴支承部上;卷线筒,其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卷线筒轴上,具有:第1侧面,其面对所述渔线轮主体;第2侧面,其位于与所述第1侧面相反的一侧,其中,在所述第2侧面上形成有多个通孔;卷线筒发声机构,其在所述卷线筒转动时能发出声音,具有:发声部件,其连接在所述卷线筒上并能与之一起转动;底座部件,其支承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并能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爪部件,其以能摆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底座部件上,当所述底座部件位于所述第1位置时,该爪部件能与所述发声部件相接触,当所述底座部件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该爪部件离开所述发声部件;第1施力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底座部件和所述渔线轮主体之间,对所述底座部件施加作用力,使其位于所述第1位置或所述第2位置;第2施力部件,其对所述爪部件施加作用力,使其能够与所述发声部件相接触;操作部,其用于对所述底座部件进行移动操作,使其在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31 JP 2012-2399391.一种单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渔线轮主体,其具有轴支承部;
卷线筒轴,其以悬臂支承的方式支承在所述轴支承部上;
卷线筒,其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卷线筒轴上,具有:第1
侧面,其面对所述渔线轮主体;第2侧面,其位于与所述第1侧面相
反的一侧,其中,在所述第2侧面上形成有多个通孔;
卷线筒发声机构,其在所述卷线筒转动时能发出声音,具有:发
声部件,其连接在所述卷线筒上并能与之一起转动;底座部件,其支
承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并能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爪部件,
其以能摆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底座部件上,当所述底座部件位于所述
第1位置时,该爪部件能与所述发声部件相接触,当所述底座部件位
于所述第2位置时,该爪部件离开所述发声部件;第1施力部件,其
配置在所述底座部件和所述渔线轮主体之间,对所述底座部件施加作
用力,使其位于所述第1位置或所述第2位置;第2施力部件,其对
所述爪部件施加作用力,使其能够与所述发声部件相接触;操作部,
其用于对所述底座部件进行移动操作,使其在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
2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部件呈板状,
所述底座部件具有:
爪安装部,其配置在所述底座部件的一侧,用来安装所述爪部件,
该爪部件能够摆动;
被支承部,其配置在所述底座部件的另一侧,以能摆动的方式支
承在所述渔线轮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本伸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