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振动压电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954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1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振动压电扬声器,由后盖、发声单元和前盖组成,发声单元固定在前盖上,发声单元包括第一压电振子和振膜,所述振膜设有导出电路和电极,还包括一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黏合在后盖上,由第二压电振子和设于第二压电振子上下面的第二外引电极组成,振动单元和发声单元之间独立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基于压电陶瓷作为振子进行能量转化进行近同频发声的应用,再将压电陶瓷的纯逆压电效应可以产生振动的作用复合到同一元件中,实现振动、发声两种功能的复合应用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型扬声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型的带振动压电扬声器。 
技术介绍
压电扬声器是一种电-力-声换能器,即利用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将音频信号输入贴附于振膜上的压电陶瓷振子,使压电陶瓷产生弯曲振动,从而带动振膜产生与输入音频信号强度和频率相对应的机械弯曲振动,进而带动近体空气运动而发声,表现为一种扬声器。压电扬声器以其体积薄小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上。 现有压电扬声器一般为纯发声设备,也即是各式结构实现压电陶瓷与振膜的贴合,再与支架固定,实现近同声转化的元件,但是目前缺少一种能将振动与发声结合应用的扬声器,以求最大程度的缩小产品整体的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同时实现振动、发声两种功能复合应用的带振动压电扬声器。 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振动压电扬声器,由后盖、发声单元和前盖组成,发声单元固定在前盖上,发声单元包括第一压电振子和振膜,所述振膜设有导出电路和电极,还包括一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黏合在后盖上,由第二压电振子和设于第二压电振子上下面的第二外引电极组成,振动单元和发声单元之间独立工作。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于前盖上的发声单元与贴附振动单元的后盖固化一体,在发声单元与前盖之间的留空形成前音腔,在发声单元与贴附振动单元的后盖之间的留空形成后音腔。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动单元中的第二压电振子为单层压电陶瓷片上下面被电极而成,或至少两层压电陶瓷片叠合后上下面被电极而成。 <br>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声单元由单件第一压电振子贴附于振膜一面构成,或由两件第一压电振子分别贴附于振膜两面构成。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声单元中的第一压电振子为单层压电陶瓷片上下面被电极而成,或至少两层压电陶瓷片叠合后上下面被电极而成。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膜上开设有孔,孔内填充导电材料,第一压电振子通过孔化连接振膜。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膜为金属薄片或贴附挠性电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盖与前盖可以是金属材质或有机材料制成。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其结构由发声单元与振动单元组成,且二者复合在同一音腔外壳内,两个单元的电信号输出系统相互独立,该结构可以实现振动与扬声的集成优化,可以进一步减小功能元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占用空间,另外,通过结构复合,可以减少部分材料的重复,可以降低应用成本;本技术是基于压电陶瓷作为振子进行能量转化进行近同频发声的应用,再将压电陶瓷的纯逆压电效应可以产生振动的作用复合到同一元件中,实现振动、发声两种功能的复合应用效果。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实例一的组件分解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实例二的组件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实例三的组件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中正各元件中心组装穿透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一:     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实施实例一进行说明。该结构由后盖1、第二压电振子21、第二外引电极22、两个第一压电振子31、振膜30和前盖4组成。 后盖1与前盖4为不锈钢壳体,后盖凹腔深度1.5 mm,前盖凸腔深度1.0 mm,后盖凹腔、前盖凸腔长、宽分别为20 mm、14 mm。所有压电振子采用相同规格——19.8 mm×13.8 mm×0.6 mm的压电陶瓷片。 具体实施组装为:将一片第二压电振子21的负极面通过粘结剂居中贴在后盖1凹腔内,用第二外引电极22分别将正、负极从后盖与前盖正对着的留空处导出,完成振动单元2固定;将两片第一压电振子31负极面与振膜30相贴,通过粘结剂居中固化,因振膜30本身带有电路导出电极,故无需附加外引导线,然后将振膜沿前盖4凸腔边缘粘结固化,完成发声单元3制作与固定;最后后盖1、前盖4内腔正对紧密固化一体,形成一种带振动压电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二:     结合附图2,对本专利技术实施实例二进行说明。该结构由后盖1、第二压电振子21、第二外引电极22、一个第一压电振子31、振膜30和前盖4组成。 后盖1与前盖4为不锈钢壳体,后盖凹腔深度1.5 mm,前盖凸腔深度1.0 mm,后盖凹腔、前盖凸腔长、宽分别为20 mm、14 mm。所有压电振子采用相同规格——19.8 mm×13.8 mm×0.6 mm的压电陶瓷片。 具体实施组装为:将一片第二压电振子21的负极面通过粘结剂居中贴在后盖1凹腔内,用第二外引电极22分别将正、负极从后盖1与前盖4正对着的留空处导出,完成振动单元固定;将一片第一压电振子31负极面与振膜30上表面相贴,通过粘结剂居中固化,因振膜30本身带有电路导出电极,故无需附加外引导线,然后将黏合振子的振膜30以振子朝向腔内,沿前盖4凸腔边缘粘结固化,完成发声单元3制作与固定;最后后盖1、前盖4内腔正对紧密固化一体,形成一种带振动压电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三:     结合附图3,对本专利技术实施实例三进行说明。该结构由后盖1、第二压电振子21、第二外引电极22、一个第一压电振子31、振膜30和前盖4组成。 后盖1与前盖4为不锈钢壳体,后盖凹腔深度1.5 mm,前盖凸腔深度1.0 mm,后盖凹腔、前盖凸腔长、宽分别为20 mm、14 mm。所有压电振子采用相同规格——19.8 mm×13.8 mm×0.6 mm的压电陶瓷片。 具体实施组装为:将一片第二压电振子21的负极面通过粘结剂居中贴在后盖1凹腔内,用第二外引电极22分别将正、负极从后盖1与前盖4正对着的留空处导出,完成振动单元固定;将一片第一压电振子31负极面与振膜30下表面相贴,通过粘结剂居中固化,因振膜30本身带有电路导出电极,故无需附加外引导线,然后将黏合振子的振膜30以振子朝向腔内,沿前盖4凸腔边缘粘结固化,完成发声单元3制作与固定;最后后盖1、前盖4内腔正对紧密固化一体,形成一种带振动压电扬声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振动压电扬声器,由后盖(1)、发声单元(3)和前盖(4)组成,所述发声单元(3)固定在前盖(4)上,发声单元(3)包括第一压电振子(31)和振膜(30),所述振膜(30)上设有导出电路和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振动单元(2),所述振动单元(2)黏合在后盖(1)上,由第二压电振子(21)和设于第二压电振子上下面的第二外引电极(22)组成,振动单元(2)和发声单元(3)之间独立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振动压电扬声器,由后盖(1)、发声单元(3)和前盖(4)组成,所述发声单元(3)固定在前盖(4)上,发声单元(3)包括第一压电振子(31)和振膜(30),所述振膜(30)上设有导出电路和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振动单元(2),所述振动单元(2)黏合在后盖(1)上,由第二压电振子(21)和设于第二压电振子上下面的第二外引电极(22)组成,振动单元(2)和发声单元(3)之间独立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振动压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于前盖(4)上的发声单元(3)与贴附振动单元(2)的后盖(1)固化一体,在发声单元(3)与前盖(4)之间的留空形成前音腔,在发声单元(3)与贴附振动单元(2)的后盖(1)之间的留空形成后音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振动压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单元(2)中的第二压电振子(21)为单层压电陶瓷片上下面被电极而成,或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景波潘铁政方响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攀特电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