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直流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890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1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直流电源。该便携式直流电源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安装腔;储能部,储能部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储能部的正极连接有正输出端子,储能部的负极连接有第一负输出端子;交流充电部,交流充电部包括整流结构和充电接头,整流结构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输出端口包括与储能部的正极连接的正输出端口和与储能部的负极连接的负输出端口,充电接头固定设置在壳体上,并与整流结构的输入端口连接。该便携式直流电源能够为电动操作机构供电,进而传动环网柜,以判断电动操作机构是否正常。(*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直流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配电网技术的发展,配网自动化已经成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环网柜的遥控、遥测、遥信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现出产的环网柜均需安装电动操作机构,电动操作机构具备电动分、合闸功能,能够对环网柜进行操作。电动操作机构的操作电源电压为48伏直流电压,一般通过配套设计的DTU装置提供。但由于安装过程中配套设计的DTU装置不能同期安装,因此现有的环网柜电动操作机构均没有电源供应,这造成验收时无法传动环网柜,无法判断电动操作机构是否正常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便携式直流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判断传动环网柜的电动操作机构是否正常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直流电源,该便携式直流电源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安装腔;储能部,储能部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储能部的正极连接有正输出端子,储能部的负极连接有第一负输出端子;交流充电部,交流充电部包括整流结构和充电接头,整流结构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输出端口包括与储能部的正极连接的正输出端口和与储能部的负极连接的负输出端口,充电接头固定设置在壳体上,并与整流结构的输入端口连接。进一步地,便携式直流电源还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将安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储能部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正输出端子和第一负输出端子均设置在安装板上,并位于第一腔体内。r>进一步地,储能部包括多个串联设置的储能单元,储能部的正极为位于储能部的第一端的第一储能单元的正极,储能部的负极为位于储能部的第二端的第二储能单元的负极。进一步地,便携式直流电源还包括第二负输出端子,第二负输出端子连接在第一储能单元与第二储能单元之间的第三储能单元的负极上。进一步地,便携式直流电源还包括第三负输出端子,第三负输出端子连接在第二储能单元与第三储能单元之间的第四储能单元的负极上。进一步地,整流结构的输入端口包括火线接口和零线接口,充电接头包括火线接头和零线接头,火线接头与火线接口连接,零线接头与零线接口连接,便携式直流电源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第二联动开关组件,第二联动开关组件包括第三控制开关和第四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连接在火线接头与火线接口之间,第四控制开关连接在零线接头与零线接口之间,第三控制开关与第四控制开关联动,以同时闭合或断开。进一步地,便携式直流电源还包括检测部,检测部包括第二电压表,第二电压表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且第二电压表的表盘朝向第一腔体内,第二电压表并联在整流结构的输入端口上。进一步地,检测部还包括第二保护件,第二保护件为第二熔断器,第二熔断器串联在整流结构的火线接口与第二电压表的正极之间。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上盖;箱体,箱体具有开口,上盖铰接在箱体上并覆盖开口,安装板位于箱体内,安装板与上盖围成第一腔体,安装板与箱体围成第二腔体。进一步地,整流结构位于第二腔体内,便携式直流电源还包括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对应于整流结构固定设置在箱体上,且并联在储能部上。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便携式直流电源包括壳体、储能部和交流充电部。壳体具有安装腔,安装腔用于承载便携式直流电源的其它部件,壳体能够很好地保障便携式直流电源的其它部件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便携性。储能部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储能部的正极连接有正输出端子,储能部的负极连接有第一负输出端子,储能部通过正输出端子和第一负输出端子与负载连接并未负载供电。交流充电部包括整流结构和充电接头,整流结构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输出端口包括与储能部的正极连接的正输出端口和与储能部的负极连接的负输出端口,充电接头固定设置在壳体上,并与整流结构的输入端口连接,交流充电部能够为储能部充电,使便携式直流电源可以重复使用,整流结构用于对充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充电接头与外部电源连接,实现对储能部的充电。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直流电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直流电源的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储能部;11、第一储能单元;12、第二储能单元;13、第三储能单元;14、第四储能单元;21、正输出端子;22、第一负输出端子;23、第二负输出端子;24、第三负输出端子;30、安装板;41、第一联动开关组件;42、第二联动开关组件;43、风扇开关;51、第一电压表;52、电流表;53、第二电压表;61、上盖;62、箱体;70、整流结构;81、交流指示灯;82、模块故障指示灯;83、模块运行指示灯;90、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便携式直流电源包括壳体、储能部10和交流充电部。壳体具有安装腔,安装腔用于承载便携式直流电源的其它部件,壳体能够很好地保障便携式直流电源的其它部件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便携性。储能部10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储能部10的正极连接有正输出端子21,储能部10的负极连接有第一负输出端子22,储能部10通过正输出端子21和第一负输出端子22与负载连接并未负载供电。交流充电部包括整流结构70和充电接头,整流结构70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输出端口包括与储能部10的正极连接的正输出端口和与储能部10的负极连接的负输出端口,充电接头固定设置在壳体上,并与整流结构70的输入端口连接,交流充电部能够为储能部10充电,使便携式直流电源可以重复使用,整流结构70用于对充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充电接头与外部电源连接,实现对储能部10的充电。将该便携式直流电源应用至配网自动化系统中,通过该便携式直流电源可以为环网柜电动操作机构供电,以传动环网柜,判断环网柜电动操作机构是否正常。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便携式直流电源的便携性,同时保护便携式直流电源内的部件,延长便携式直流电源的使用寿命,防止意外碰撞损坏便携式直流电源。壳体包括上盖61和箱体62。箱体62具有开口,上盖61铰接在箱体62上并覆盖开口。不使用时上盖61与箱体62之间通过锁和锁扣锁紧,以便能够方便地携带该便携式直流电源。使用时将上盖61打开即可。便携式直流电源还包括安装板30,安装板30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安装腔;储能部(10),所述储能部(10)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储能部(10)的正极连接有正输出端子(21),所述储能部(10)的负极连接有第一负输出端子(22);交流充电部,所述交流充电部包括整流结构(70)和充电接头,所述整流结构(70)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输出端口包括与所述储能部(10)的正极连接的正输出端口和与所述储能部(10)的负极连接的负输出端口,所述充电接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整流结构(70)的输入端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安装腔;
储能部(10),所述储能部(10)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储能部(10)的正极
连接有正输出端子(21),所述储能部(10)的负极连接有第一负输出端子(22);
交流充电部,所述交流充电部包括整流结构(70)和充电接头,所述整流结构(70)
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输出端口包括与所述储能部(10)的正极连接的正输出
端口和与所述储能部(10)的负极连接的负输出端口,所述充电接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壳
体上,并与所述整流结构(70)的输入端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直流电源还包括安装
板(30),所述安装板(30)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将所述安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
第二腔体,所述储能部(10)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正输出端子(21)和所述第
一负输出端子(22)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部(10)包括多个串联
设置的储能单元,所述储能部(10)的正极为位于所述储能部(10)的第一端的第一储
能单元(11)的正极,所述储能部(10)的负极为位于所述储能部(10)的第二端的第二
储能单元的负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直流电源还包括第二
负输出端子(23),所述第二负输出端子(23)连接在所述第一储能单元(11)与所述第
二储能单元(12)之间的第三储能单元(13)的负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直流电源还包括第三
负输出端子(24),所述第三负输出端子(24)连接在所述第二储能单元(12)与所述第
三储能单元(13)之间的第四储能单元(14)的负极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涛崔小磊罗辉罗松波梁如飞赵赟昌陈震洲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