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8384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1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电性连接对接连接器至电路板,电连接器包括:设有端子收容部的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所述端子收容部包括绝缘本体上顶面的水平收容部、位于水平收容部的末端的竖直收容部及位于竖直收容部的末端的倾斜导引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连接部、自连接部的上端向一侧延伸的接触部及自连接部的下端向另外一侧延伸的焊接部,当导电端子组装于端子收容部中时,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的上表面紧靠于端子收容部的倾斜导引部的下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具有提高导电端子共面度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用来连接对接连接器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种现有的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对接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部、自连接部的头部向一侧水平延伸的接触部及自连接部的尾部向另外一侧水平延伸的焊接部。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个矩形结构的本体及位于本体相对两侧向下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本体的前端设有向内凹陷的收容腔以及位于本体的顶面的端子收容部。前述电连接器至少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导电端子的连接部的长度较长,而绝缘本体的背面位置处没有引导导电端子组装的导槽设计,当导电端子组装於端子收容部中时,导电端子的连接部以及焊接部没有任何的保护,易产生碰撞而发生变形,而且焊接部的共面度难以控制,生产良率低。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电连接器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导电端子共面度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电性连接对接连接器至电路板,电连接器包括:设有端子收容部的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所述端子收容部包括绝缘本体上顶面的水平收容部、位于水平收容部的末端的竖直收容部及位于竖直收容部的末端的倾斜导引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连接部、自连接部的上端向一侧延伸的接触部及自连接部的下端向另外一侧延伸的焊接部,当导电端子组装于端子收容部中时,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的上表面紧靠于端子收容部的倾斜导引部的下底面。 进一步改进之处有:所述端子收容部设置为细长型结构。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本体、位于本体相对两侧竖直向下延伸的支撑部以及位于本体和支撑部背面的后端面,所述端子收容部位于本体部分顶面及后端面。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位于本体的前端并向内凹陷。所述本体还包括贯穿收容腔的上顶面及下底面且位置相对应的通槽,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设置于接触部另外一端竖直向下延伸的固持部,所述固持部组装于所述通槽中。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的一端设有倾斜的凸出部,该凸出部组装入绝缘本体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端子收容部设置为细长型结构,当同样具有较佳弹性且细长型结构的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收容部中时,导电端子紧靠于端子收容部的下底面,可有效控制导电端子共面度且有效降低导电端子的变形风险,从而提高电连接器生产良率。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角度视图,并呈现底面的视图;图5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后视图;图6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揭示了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用于电性连接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及收容于绝缘本体1中的导电端子2。所述导电端子2由金属材料冲切而成,其包括竖直延伸设置的连接部22、自连接部22的上端向一侧水平延伸的接触部20及自连接部22的下端向另外一侧水平延伸的焊接部23。其中,接触部20的自由末端设有呈倾斜设置的凸出部200,该凸出部200可以有效的将组装入绝缘本体1内的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固持于其中,接触部20的另外一端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固持部21,该固持部21可组装于绝缘本体1中。 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大致呈矩形结构的本体10、位于本体10相对两侧竖直向下延伸的支撑部11以及位于本体10和支撑部11背面的后端面12。其中,所述本体10的前端设有向内凹陷的收容腔13、位于本体10部分顶面及后端面12的端子收容部14以及与贯穿端子收容部14的通槽15。所述端子收容部14包括位于本体10部分顶面的水平收容部140、位于水平收容部140的末端的竖直收容部141及位于竖直收容部141的末端向相对两侧倾斜设置的倾斜导引部142,所述水平收容部140、竖直收容部141及倾斜导引部142设置为细长型结构,可与同样具有较佳弹性且细长型结构的导电端子2相搭配。 请具体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组装时,将导电端子2从上而下组装于绝缘本体1的端子收容部14中,先将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0置于水平收容部110的上方,导电端子2的固持部21插入绝缘本体1的本体10的通槽15中,导电端子2的连接部22紧贴于竖直收容部141的向下移动,当导电端子2的连接部22向下移动到倾斜导引部142时,连接部22的末端随倾斜导引部142的侧壁的倾斜角度发生弹性变形,导电端子2沿着倾斜导引部142的侧壁继续向下移动,当移动到倾斜导引部142的下底面时,连接部22的末端从倾斜导引部142的侧壁的末端滑出并发出提示音,连接部22由倾斜状态恢复至竖直状态,此时可判断导电端子2是否组装到位,从而缩短组装设备调适时间,焊接部23的上表面紧靠于倾斜导引部142的下底面,可以作为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3组装基准,有效控制导电端子2的共面度。 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的端子收容部14设置为细长型结构,当同样具有较佳弹性且细长型结构的导电端子2收容于端子收容部14中时,导电端子2在组装的过程中承受弹性应变,当导电端子2组装到位时可回弹至初始状态,可判定导电端子2是否组装到正确位置,便于组装及方便调试。细长型结构的端子收容部14可有效降低导电端子2的变形的风险,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3的上表面紧靠于倾斜导引部142的下底面,可有效控制导电端子2共面度,从而提高电连接器100生产良率;同时,该端子收容部14下底面抵接导电端子2,也可利于组装侦测导电端子2是否足装到位;而且绝缘本体1的后端面12的设置可减少产品零件数目,简化组装制程,降低生产成本。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电性连接对接连接器至电路板,电连接器包括:设有端子收容部的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收容部包括绝缘本体上顶面的水平收容部、位于水平收容部的末端的竖直收容部及位于竖直收容部的末端的倾斜导引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连接部、自连接部的上端向一侧延伸的接触部及自连接部的下端向另外一侧延伸的焊接部,当导电端子组装于端子收容部中时,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的上表面紧靠于端子收容部的倾斜导引部的下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电性连接对接连接器至电路板,电连接器包括:设有端子收容部的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收容部包括绝缘本体上顶面的水平收容部、位于水平收容部的末端的竖直收容部及位于竖直收容部的末端的倾斜导引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连接部、自连接部的上端向一侧延伸的接触部及自连接部的下端向另外一侧延伸的焊接部,当导电端子组装于端子收容部中时,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的上表面紧靠于端子收容部的倾斜导引部的下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收容部设置为细长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定成林旻翰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