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尤晓栋专利>正文

干粉辊轮压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374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干粉辊轮压实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连接在机架上的前、后轴承座,预紧调节机构及一对可相对旋转的前、后辊轮,驱动机构由两根动力轴、两根传动轴及减速齿轮组成,前、后辊轮均为圆周表面设有相对应的凹槽或凸筋,一侧分别与两根传动轴装连,另一侧分别与两根空心的支承轴装连,传动轴和支承轴分别通过轴承装在前、后轴承座上;还具有由进水管及总管构成的冷却机构。因此具有可连续操作,适用范围广且维护成本低的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干粉状物料以强制在两辊轮中压实的一种装置。目前,多数的干粉辊轮压实装置基本上由动力机构、相对转动的一对辊轮、装在机架上的轴承座、轴承,以及可调节两辊轮预紧力的预紧调节机构等组成,动力经其一根动力轴通过减速后用一对齿轮啮合来驱动一对辊轮进行工作,但由于干粉物料在机械及物理的压实过程中,物料的微粒子之间进一步脱气,微粒子在分子粘合力作用下又重新组合后形成所需的片状或粒状,因此在两辊轮表面上的干粉物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无法及时散去其热量,为防止某些原料(生物、医药等)受热产生分解变性降低其有效成份,或确保对某些有特殊加工要求的化工干粉原料的质量,就必须停止工作,使辊轮表面温度降至正常后,再继续生产,这样不但会影响压实物料的质量,而且不能连续生产。其次,由于辊轮与支承轴为整体结构,一般只能适于一种产品形状的要求,如要更换辊轮,操作非常复杂,费时费工,所以适应范围窄。同时在维护修理工作中,也不易操作,尤其对于更换辊轮或支承轴时,必须同时更换,维护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连续操作,适用范围广且维护成本低的干粉辊轮压实装置。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平稳,噪声小的干粉辊轮压实装置。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粉辊轮压实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连接在机架上的前、后轴承座,预紧调节机构及一对可相对旋转的前、后辊轮,其特征在于a、驱动机构由两根动力轴、两根传动轴及减速齿轮组成,主动齿轮装在动力轴上,被动齿轮装在传动轴上;b、前、后辊轮均为圆周表面设有相对应的凹槽或凸筋,前、后辊轮的一侧分别与两根传动轴装连,前、后辊轮的另一侧分别与两根空心的支承轴装连,两根传动轴和两根支承轴分别通过轴承装在前、后轴承座上;c、还具有由进水管及总管构成的冷却机构,总管的两个接头分别与两根支承轴密封连接,总管上设有出水口,进水管设置在总管内,并分别延伸至前、后辊轮的空腔中。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减速齿轮,其主动齿轮的周向齿宽呈圆滑过渡的内凹曲面,被动齿轮的周向齿宽呈圆滑过渡的外凸曲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1、操作连续稳定。由于本技术的干粉辊轮压实装置采用了冷却机构,可降低两辊轮表面的温度,所以在干粉物料的压实过程中,两辊轮表面的大量热量,可被辊轮内腔内循环的冷却液及时冷却,使得辊轮表面始终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因此可以连续进行加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该种结构的压实装置,也保证了干粉状物料在压实中不会受热分解变性而降低有效成份,特别适应于一些有特殊加工要求的物料,加工出的产品质量稳定。2、适用范围广,维护低。由于主要工作零件两个辊轮与其传动轴和支承轴为组装式结构,因此在对不同干粉状物料的性质,以及不同产品所要求的形状可以通过更换辊轮即可实现,一机可完成各种不同形状产品的加工要求,拓宽了其使用范围。同时由于辊轮与轴为组装式结构,不但便于维护修理,操作方便,而且仅需对所要更换的零件进行更换,大降低了维护修理的成本。③传动平稳,噪音小,由于采用双轴分别驱动两辊轮,使辊轮受力均匀,传动平稳,而且由于减速齿轮采用了弯曲齿啮合,根据物料特性、物料压实过程中的压力变化,两辊轮之间的中心距随之变化,且两辊轮中心距需要调整时,弯曲齿仍然保持正常啮合,结构合理,大大降低工作过程中的噪声,有利于工作环境。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两辊轮处的水平剖视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干粉辊轮压实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装在机架6内的前轴承座11、后轴承座5,主要由手摇泵14、蓄能器16、油缸12、压力表17、单向阀15及卸荷阀13构成的液压预紧调节机构,一对可相对旋转的前辊轮8和后辊轮7。如图1~2所示两只油缸12装在机架6前部,且两只油缸12的活塞顶在前轴承座11上;油缸12也可装在机架6的后部,两只油缸12的活塞顶在后轴承座5上,根据物料的特性及其它因素的要求,对前轴承座11或后轴承座5上,根据物料的特性及其它因素的要求,对前轴承座11或后轴承座5产生预紧压力,该预紧调节机构也可采用其它机械结构。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由两根动力轴1、两根传动轴4以及减速齿轮2组成,两只主动齿轮2-2分别装连在动力轴1,两只被动齿轮2-1分别装连传动轴4上,两根传动轴1和两根动力轴4分别通过轴承装在箱体3上。如图2所示,前辊轮8和后辊轮7均为圆周表面设有相对应的凹槽或凸筋,前辊轮8和后辊轮7的一侧分别与两根传动轴4装连,前辊轮8和后辊轮7的另一侧分别与两根空心的支承轴9装连,为保持装配精度,便于安装,传动轴4和支承轴9的端部均有定位轴,且其轴肩均与前辊轮8和后辊轮7的两端面相接,使传动轴4的轴线和支承轴9的轴线在同一轴线上,两根传动轴4和两根支轴承9分别通过轴承19装在前轴承座11和后轴承座5上。如图2所示,该干粉辊轮压实装置还具有由进水管20和总管10构成的冷却机构,总管10的两个旋转接头分别旋合在两根支承轴9的外端,旋转接头连接处装有密封圈。总管10上设有出水口10-1,进水管20设置在总管10内,并分别延伸至前辊轮8和后辊轮7的内腔中,以及时散去前辊轮8和后辊轮7表面的热量,使得操作连续稳定。为减少该装置的传动噪音,且使结构更为合理,减速齿轮2的主动齿轮2-2的周向齿宽呈圆滑过渡的内凹曲面,被动齿轮2-1的周向齿宽呈圆滑的外凸曲面,当前辊轮8和后辊轮7受压力变化中心距改变时,主动齿轮2-2和被动齿轮2-1保持正常的啮合,传动平稳。如图2所示,前轴承座11和后轴承座5上的轴承19采用调心滚子轴承,以随时调整传动轴4与支承轴9传动的同心要求。本技术的干粉辊轮压实装置,其前辊轮8和后辊轮7的圆周表面的凹槽为直槽,或者为斜槽,或者为曲线型槽,或直槽与斜槽相交、直槽与曲槽相交、斜槽与曲线型槽相交而成,该凹槽为有规则的布置。前辊轮8和后辊轮7圆周表面的凸筋为直筋,或者为斜筋,或者为曲线型筋,或直筋与斜筋相交、直筋与曲线型筋相交、斜筋与曲线型筋相交而成,该凸筋为有规则的布置。本技术干粉辊轮压实装置工作时,经粗筛、预压缩后的干粉物料强制进入前辊轮8和后辊轮7之间,动力经动力轴1通过减速齿轮2至前辊轮8和后辊轮7,使前辊轮8与后辊轮7相对旋转,干粉物料经前辊轮8和后辊轮7表面上的形状实现所需物料的形状,同时根据需要并通过预紧调节机构调整前辊轮8和后辊轮7之间的预紧力。本技术的干粉辊轮压实装置,由于操作连续性,维修运行成本低,广泛应用在化工、医药干粉状物料的压实造粒。权利要求1.一种干粉辊轮压实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连接在机架(6)上的前、后轴承座(11)、(5),预紧调节机构及一对可相对旋转的前、后辊轮(8)、(7),其特征在于a、驱动机构由两根动力轴(1)、两根传动轴(4)及减速齿轮(2)组成,主动齿轮(2-2)装在动力轴(1)上,被动齿轮(2-1)装在传动轴(4)上;b、前、后辊轮(8)、(7)均为圆周表面设有相对应的凹槽或凸筋,前、后辊轮(8)、(7)的一侧分别与两根传动轴(4)装连,前、后辊轮(8)、(7)的另一侧分别与两根空心的支承轴(9)装连,两根传动轴(4)和两根支承轴(9)分别通过轴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粉辊轮压实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连接在机架(6)上的前、后轴承座(11)、(5),预紧调节机构及一对可相对旋转的前、后辊轮(8)、(7),其特征在于:a、驱动机构由两根动力轴(1)、两根传动轴(4)及减速齿轮(2)组成,主动齿轮(2 -2)装在动力轴(1)上,被动齿轮(2-1)装在传动轴(4)上;b、前、后辊轮(8)、(7)均为圆周表面设有相对应的凹槽或凸筋,前、后辊轮(8)、(7)的一侧分别与两根传动轴(4)装连,前、后辊轮(8)、(7)的另一侧分别与两根空心的支 承轴(9)装连,两根传动轴(4)和两根支承轴(9)分别通过轴承(19)装在前、后轴承座(11)、(5)上;c、还具有由进水管(20)及总管(10)构成的冷却机构,总管(10)的两个接头分别与两根支承轴(9)密封连接,总管(10)上设有出 水口(10-1),进水管(20)设置在总管(10)内,并分别延伸至前、后辊轮(8)、(7)的空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晓栋
申请(专利权)人:尤晓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