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室不参振的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包括设有进料口和排风口的上盖、至少两层振动流化床、风室和出料口,振动流化床设有激振器、床体、弹性支撑装置、布风孔板和下料口,出料口的进料端与最底层振动流化床的下料口连通,上盖与振动流化床之间通过软连接相连接,振动流化床与风室之间通过软连接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风室不参振,减小了参振质量和振动电机,降低了机器成本,也降低了对地基和厂房的要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室不参振的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包括设有进料口和排风口的上盖、至少两层振动流化床、风室和出料口,振动流化床设有激振器、床体、弹性支撑装置、布风孔板和下料口,出料口的进料端与最底层振动流化床的下料口连通,上盖与振动流化床之间通过软连接相连接,振动流化床与风室之间通过软连接相连接。本技术风室不参振,减小了参振质量和振动电机,降低了机器成本,也降低了对地基和厂房的要求。【专利说明】风室不参振的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具体为一种风室不参振的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
技术介绍
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如ZL98251141.8及ZL200720035455.2所述,由于热风由下而上多次穿过布风孔板和位于布风孔板上的待干物料,热风多次与物料进行热质传递和交换;而单层布风孔板的振动流化床,热风只是一次与物料进行热质传递和交换后就被排放了 ;因此,多层振动流化床与单层振动流化床相比,具有干燥效率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是,现有的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其风室都是参振的——都是设置在下层布风孔板所在的床体内;在床体的驱动下,床体与下层布风孔板作同时同样的振动,如ZL98251141.8及ZL200720035455.2所示。在振动流化床中,真正需要具有振动运动的构件是布风孔板,依靠布风孔板的振动实现板上物料的流态化运动,由进料口运动至出料口。风室参振——风室设在床体上,由此产生的影响在于,由于床体增加了因为构建风室所需要的材料的重量,就需要使用较大的激振力和采用较大的振动电机;较大的振动电机,安装尺寸大,回头来又导致床体加高,重量增加,这样双重作用使该层床的重量增加,机器成本增加;同时,参振质量大,就需要电机的激振力大,导致传递给地基的作用力增大,特别是由于这种作用力是交变性质的载荷,它的增大,不利于其相邻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对地基和厂房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向布风孔板必须更长更宽发展,即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时,上述带来的问题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存在的上述不足,通过改进,提供一种风室不参振的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设有进料口和排风口的上盖、至少两层振动流化床、风室和出料口,所述振动流化床设有激振器、床体、弹性支撑装置、布风孔板和下料口,所述出料口的进料端与最底层振动流化床的下料口连通,所述上盖与振动流化床之间通过软连接相连接,所述振动流化床与风室之间通过软连接相连接。所述风室内设有换热器或/和匀风装置。所述至少两层振动流化床中的一层位于风室下方,用于冷却烘干后的物料,所述位于风室下方的振动流化床与风室通过软连接相连接。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块、弹簧和支撑座,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块和支撑座相连,所述支撑块与振动流化床的床体相连。所述软连接的材料为帆布、滤布、橡胶或塑料。本技术之风室支撑或吊挂在机座或楼面上,风室不振动,一方面,风室不受振动力的作用,降低了风室结构强度的要求,可以节约成本,主要的是另一方面,风室不参振,减小了该层振动流化床参振的质量,使得使用较小的激振力和较小的振动电机就可以达到要求的振动状态,不仅降低了机器成本,同时减小了传递给地基的作用力,有利于其相邻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还降低了对地基和厂房的要求,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当多层振动流化床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时,带来的上述积极效果更加显著。同时,本技术风室不参振,可以将换热器固联在风室内,与风室参振时换热器必须设置在风室之外相比较,节约了厂房面积,减少了联接装置。此外,本技术之风室的下方有一层用于冷却物料的振动流化床,集烘干和冷却于一机,可以简省冷却设备及冷却设备所占用的厂房面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方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方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种方案结构示意图。图4为软连接第一种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软连接第二种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11-进料口、12-排风口、121-阀门)、2_振动流化床(21-激振器、22-床体、23-弹性支撑装置(231-支撑块、232-弹簧、233-支撑座)、24_布风孔板、25-下料口)、3_风室、4-出料口、5-软连接、6-换热器、7-匀风装置、8-压板、9-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种方案:本技术包括设有进料口 11和排风口 12的上盖1、两层振动流化床2、风室3和出料口 4,所述排风口 12内设有阀门121。所述振动流化床2包括激振器21、床体22、弹性支撑装置23、布风孔板24和下料口 25 ;激振器21可以选用振动电机、电磁激振器、曲柄连杆机构或惯性激振器等各种常规结构型式。所述出料口 4的进料端与最底层振动流化床2的下料口 25连通,所述上盖I与振动流化床2之间以及两层振动流化床2之间通过软连接5相连接,所述振动流化床2与风室3之间通过软连接5相连接。所述风室3内设有换热器6和匀风装置7。所述弹性支撑装置23包括支撑块231、弹簧232和支撑座233,所述弹簧232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块231和支撑座233相连,所述支撑块231与振动流化床2的床体22相连,支撑座233可以与地基相连,也可以被吊起悬挂,所述弹簧232可以选用金属弹簧、橡胶弹簧及ROSTA弹性支撑等常规结构。所述软连接5的材料为帆布、滤布、橡胶或塑料。进风口设在风室5的底面或侧面。进风为冷风,经过风室3内的换热器6后变成热风,进风为热风时,风室3内不设换热器6,热风依次穿过两层振动流化床2后,从排风口 12排出。由于上盖1、振动流化床2和风室3之间以及各层振动流化床2之间均采用软连接,所以热风不会外泄。待干物料由进料口 11加入,落在布风孔板24上,在激振器21的作用下,从该层的下料口 24流出;由于上盖1、各层振动流化床2及风室3之间均采用软连接,各层振动流化床独立振动,互不干扰,物料依次流过各层振动流化床,最后通过出料口 4排出,排出的物料即为被干燥好了的物料。图2所示本技术第二种方案:与第一种方案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两层振动流化床2中有一层位于风室3的下方,机器的进风口设在最下层振动流化床2的底面或侧面。冷风穿过最下层振动流化床2,对其布风孔板24上的物料起冷却和降水作用;风继续上行,通过风室3时由于换热器6的加热而成为热风,热风继续上行,穿过上层振动流化床2,对上层振动流化床2布风孔板24上的物料进行干燥作业后,由排风口 12排出。待干物料由进料口 11加入,落在布风孔板24上,在激振器21的作用下,从该层的下料口 24流出,经过上层振动流化床2时物料被升温和烘干,经过最下层振动流化床2时物料被降温,排出的物料即为被干燥并被冷却至接近室温的物料。图3所示本技术第三种方案:与第二种方案不同之处仅在于位于风室3上方设置了两层振动流化床2,工作过程与第二种方案相同。图4和图5示出,所述软连接5的两端通过压板8和紧固件9分别固定在振动流化床2和风室3的侧壁上,也可以将它们分别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室不参振的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包括设有进料口(11)和排风口(12)的上盖(1)、至少两层振动流化床(2)、风室(3)和出料口(4),所述振动流化床(2)设有激振器(21)、床体(22)、弹性支撑装置(23)、布风孔板(24)和下料口(25),所述出料口(4)的进料端与最底层振动流化床(2)的下料口(25)连通,所述上盖(1)与振动流化床(2)之间通过软连接(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流化床(2)与风室(3)之间通过软连接(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应生,陈汉新,
申请(专利权)人:丁应生,陈汉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