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3535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箱体,箱体的内腔由上、下两箱体横隔板分隔成上部的烟气腔、中部的换热腔和底部的集尘腔,烟气腔内设有将其分隔成进烟腔和出烟腔的烟腔纵隔板,箱体的上部开设有与进烟腔连通的进烟口、与出烟腔连通的出烟口,箱体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换热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箱体的底部开设有与集尘腔连通的排尘口,排尘口上安装有排尘门;换热腔内间隔设有多根换热管且换热管中的一部分连通进烟腔与集尘腔另一部分连通集尘腔和出烟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能够有效回收利用烟气热量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箱体,箱体的内腔由上、下两箱体横隔板分隔成上部的烟气腔、中部的换热腔和底部的集尘腔,烟气腔内设有将其分隔成进烟腔和出烟腔的烟腔纵隔板,箱体的上部开设有与进烟腔连通的进烟口、与出烟腔连通的出烟口,箱体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换热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箱体的底部开设有与集尘腔连通的排尘口,排尘口上安装有排尘门;换热腔内间隔设有多根换热管且换热管中的一部分连通进烟腔与集尘腔另一部分连通集尘腔和出烟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能够有效回收利用烟气热量的优点。【专利说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现有的锅炉尤其是中小型锅炉,其换热效率较低,导致烟气中携带大量的热量,现有锅炉的烟气往往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从而造成了热量流失,能源浪费。由于锅炉炉膛内需要通入空气,空气的升温需要消耗燃料,如果有一种装置能将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并用来预热冷空气,则会大幅度节约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回收利用烟气热量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箱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箱体的内腔由上、下两箱体横隔板分隔成上部的烟气腔、中部的换热腔和底部的集尘腔,烟气腔内设有将其分隔成进烟腔和出烟腔的烟腔纵隔板,箱体的上部开设有与进烟腔连通的进烟口、与出烟腔连通的出烟口,箱体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换热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箱体的底部开设有与集尘腔连通的排尘口,排尘口上安装有排尘门;换热腔内间隔设有多根换热管且换热管中的一部分连通进烟腔与集尘腔另一部分连通集尘腔和出烟腔。采用上述结构,进烟口连接锅炉排烟口,出烟口连接烟囱,出气口连接锅炉的进气端,进气口连接鼓风机。换热腔内,在换热管的管壁的换热作用下,烟气携带的热量被换热腔内的空气吸收,经预热的空气再通入到锅炉的进气端,实现了烟气热量的回收利用,节约了能源。另外,由于重力的作用,烟气中携带的烟尘下落到集尘腔内,通过排尘口可及时将烟尘排出,可见,本装置还具有净化烟气的作用。所述各换热管之间的空隙内间隔安装有多块交叉排布的气流挡板,各气流挡板将换热管之间的空隙隔成供空气流过的迂回流道。设置气流挡板可减缓换热腔内空气流动的速度,使得空气经充分预热后才能流出,提高了换热效率。所述换热管外壁的周圈固设有散热翅片。设置散热翅片,增加了换热管的换热面积,更加有利于换热。所述箱体的底部为倒锥形,所述排尘口开设在锥尖上。集尘室设置成倒锥形,烟尘可沿着倾斜的内壁下滑,便于烟尘收集并集中处理。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用于观察集尘腔的透明观察窗。通过透明观察窗可观察集尘室内的烟尘厚度,当烟尘积攒到一定厚度时,打开排尘门,将烟尘排出,避免了烟道堵塞。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能够有效回收利用烟气热量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I的内腔由上箱体隔板11和下箱体隔板12分隔成上部的烟气腔2、中部的换热腔3和底部的集尘腔4,烟气腔2内设有将其分隔成进烟腔21和出烟腔22的烟腔纵隔板5,箱体I的上部开设有与进烟腔21连通的进烟口 23、与出烟腔22连通的出烟口 24,箱体I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换热腔3连通的进气口 31和出气口 32,箱体I的底部开设有与集尘腔4连通的排尘口 41,排尘口 41上安装有排尘门42。其中,箱体I的底部为倒锥形,排尘口 41开设在锥尖上。换热腔3内间隔设有多根换热管6且换热管6中的一部分连通进烟腔21与集尘腔4、另一部分连通集尘腔4和出烟腔22。其中,进烟口 23连接锅炉排烟口,出烟口 24连接烟囱,出气口 32连接锅炉的进气端,进气口 31连接鼓风机。换热腔3内,在换热管6的管壁的换热作用下,烟气携带的热量被换热腔3内的空气吸收,经预热的空气再通入到锅炉的进气端,从而实现烟气热量的回收利用。另外,在重力的作用,烟气中携带的烟尘下落到集尘腔4内,通过排尘口 41可及时将烟尘排出。集尘室4设置成倒锥形,烟尘可沿着倾斜的内壁下滑,便于烟尘收集并集中处理。参照附图,换热管6之间的空隙内间隔安装有多块交叉排布的气流挡板7,各气流挡板7将换热管6之间的空隙隔成供空气流过的迂回流道。气流挡板7的作用是减缓换热腔3内空气流动的速度,使得空气经充分预热后才能流出。参照附图,换热管6外壁的周圈固设有散热翅片61。散热翅片61增加了换热管6的换热面积,更加有利于充分换热。参照附图,为了便于及时观察集尘室4内的烟尘厚度,箱体I底部开设有用于观察集尘腔的透明观察窗40。当烟尘积攒到一定厚度时,打开排尘门42,将烟尘排清出,避免烟道堵塞。【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的内腔由上、下两箱体横隔板(11、12)分隔成上部的烟气腔(2)、中部的换热腔(3)和底部的集尘腔(4),烟气腔⑵内设有将其分隔成进烟腔(21)和出烟腔(22)的烟腔纵隔板(5),箱体⑴的上部开设有与进烟腔(21)连通的进烟口(23)、与出烟腔(22)连通的出烟口(24),箱体(1)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换热腔(3)连通的进气口(31)和出气口(32),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集尘腔⑷连通的排尘口(41),排尘口(41)上安装有排尘门(42);换热腔(3)内间隔设有多根换热管(6)且换热管(6)中的一部分连通进烟腔(21)与集尘腔(4)、另一部分连通集尘腔(4)和出烟腔(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各换热管(6)之间的空隙内间隔安装有多块交叉排布的气流挡板(7),各气流挡板(7)将换热管(6)之间的空隙隔成供空气流过的迂回流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6)外壁的周圈固设有散热翅片(6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的底部为倒锥形,所述排尘口(41)开设在锥尖上。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底部开设有用于观察集尘腔(4 )的透明观察窗(40)。【文档编号】F23L15/00GK203586268SQ201320713060【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专利技术者】李军 申请人:高密安耐橡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高密安耐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