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罩锁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022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罩锁紧机构。所述汽车发动机罩锁紧机构包括发动机罩、铰链、发动机罩锁和发动机罩位置开关,所述铰链包括固定叶板、活动叶板、销轴和电磁执行装置;所述活动叶板上开有活动叶板限位孔,所述固定叶板上开有固定叶板限位孔;所述发动机罩锁和发动机罩位置开关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罩上,所述活动叶板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罩上,所述固定叶板安装在车身上,所述活动叶板和固定叶板相铰接,所述电磁执行装置与销轴相连接,用于控制销轴移动。该发动机罩锁紧机构实现了发动机罩锁紧的自动开启,给使用者带来极大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罩锁紧机构。所述汽车发动机罩锁紧机构包括发动机罩、铰链、发动机罩锁和发动机罩位置开关,所述铰链包括固定叶板、活动叶板、销轴和电磁执行装置;所述活动叶板上开有活动叶板限位孔,所述固定叶板上开有固定叶板限位孔;所述发动机罩锁和发动机罩位置开关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罩上,所述活动叶板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罩上,所述固定叶板安装在车身上,所述活动叶板和固定叶板相铰接,所述电磁执行装置与销轴相连接,用于控制销轴移动。该发动机罩锁紧机构实现了发动机罩锁紧的自动开启,给使用者带来极大方便。【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发动机罩锁紧机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罩锁紧机构。
技术介绍
根据法规要求,为保证行车安全,发动机罩要求有两道锁止机构,保证行驶过程中主锁失效时,副锁能有效保证发动机罩处于闭合位置,防止意外打开,影响驾驶员视野而造成交通事故。现有技术两道锁止机构都布置在发动机罩前端,对布置空间和位置要求较高,特别是副锁机构,要考虑开启空间、开启力等诸多技术问题,同时由于各车型副锁布置位置和开启形式不同,使用时经常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摸到开启手柄,还有划伤手指的风险,给使用者造成了许多不便,所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和操作方便的发动机罩副锁开启机构。现有发动机罩两道锁止机构都布置在发动机罩前端,对布置空间和位置要求较高,特别是副锁机构,要考虑开启空间、开启力等诸多技术问题,同时由于各车型副锁布置位置和开启形式不同,使用时经常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摸到开启手柄,还有划伤手指的风险,给使用者造成了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汽车发动机罩锁紧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汽车发动机罩锁紧机构,包括发动机罩、铰链、发动机罩锁和发动机罩位置开关,所述铰链包括固定叶板、活动叶板、销轴和电磁执行装置;所述活动叶板上开有活动叶板限位孔,所述固定叶板上开有固定叶板限位孔;所述发动机罩锁和发动机罩位置开关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罩上,所述活动叶板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罩上,所述固定叶板安装在车身上,所述活动叶板和固定叶板相铰接,所述电磁执行装置与销轴相连接,用于控制销轴移动,所述销轴在第一位置时贯穿所述固定叶板限位孔和活动叶板限位孔,所述销轴在第二位置时远离所述活动叶板限位孔。优选地,还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安装在所述电磁执行装置内,所述销轴安装在所述电磁执行装置上,并与所述回位弹簧相接触。优选地,还包括铰链控制装置,所述铰链控制装置安装在车辆内,与电磁执行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电磁执行装置的工作状态。优选地,所述销轴的长度大于固定叶板和活动叶板之间的宽度。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一、发动机罩主锁开启时,铰链自动开启;二、车辆启动行驶时(速度大于O时)铰链自动锁止;三、该锁紧机构布置在发动机罩后部铰链上,不影响发动机罩前部的行人保护性倉泛。四、碰撞时,可有效防止发动机罩异常开启和侵入驾驶室影响乘员安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铰链和铰链控制装置配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铰链的解锁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向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铰链工作原理图。其中,1-发动机罩;2-铰链;3_发动机罩锁;4_发动机罩位置开关;5_铰链控制装置;201-固定叶板;202-活动叶板;203_销轴;204_活动叶板限位孔;205_电磁执行装置;206-回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罩锁紧机构,包括发动机罩1、铰链2、发动机罩锁3和发动机罩位置开关4,所述铰链包括固定叶板201、活动叶板202、销轴203和电磁执行装置205 ;所述活动叶板202上开有活动叶板限位孔204,所述固定叶板201上开有固定叶板限位孔;所述发动机罩锁3和发动机罩位置开关4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罩I上,所述活动叶板202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罩I上,所述固定叶板201安装在汽车车身上,所述活动叶板202和固定叶板201相铰接,所述电磁执行装置205与销轴相连接,用于控制销轴203移动,所述销轴203在第一位置时贯穿所述固定叶板限位孔和活动叶板限位孔204,所述销轴203在第二位置时远离所述活动叶板限位孔204。本技术的发动机罩锁紧机构不但满足法规要求,而且实现了发动机罩锁紧的自动开启,给使用者带来极大方便,同时本技术的锁紧机构布置在铰链上,不会对发动机罩前部行人保护产生影响。碰撞过程中该机构不但可防止发动机罩异常开启,而且可防止发动机罩后移侵入驾驶室,影响乘员的安全本技术的发动机罩锁紧机构还包括回位弹簧206,所述回位弹簧206安装在所述电磁执行装置205内,所述销轴203安装在所述电磁执行装置205上,并与所述回位弹簧206相接触。本技术的发动机罩锁紧机构还包括铰链控制装置5,所述铰链控制装置5安装在车辆内,与电磁执行装置205电连接,用于控制电磁执行装置205的工作状态,使得电磁执行装置控制销轴的移动。本技术的发动机罩锁紧机构的销轴203的长度大于固定叶板201和活动叶板202之间的宽度,可以便于销轴203对活动叶板202的限位,从而可以实现贯穿固定叶板201和活动叶板202上的限位孔,达到锁止的功能。本技术的固定叶板201和活动叶板202通过铰轴铰接连接,可以保证固定叶板201和活动叶板202的寿命。本技术的发动机罩位置开关4用于检查发动机罩锁3是否锁止到位。铰链控制装置5结合车辆速度、发动机罩位置发出控制信息,安装在固定叶板201上。电磁执行装置205接受控制信息后,控制销轴203沿如图4所示方向往复移动,实现对活动叶板202的锁止和解锁。如图4和图5所示,当车辆行驶速度大于O时,铰链控制装置5发出控制信号,电磁执行装置205断电,销轴203通过回位弹簧206锁止,如图4虚线位置,这时铰链2的活动叶板202被锁止,因发动机罩I和活动叶板202连接,所以发动机罩I也同时被锁止。铰链2解锁的必要条件为车辆速度为0,所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该副锁机构一直处于锁止状态,即使发动机罩锁3失效,铰链2依然能维持锁止状态,起到二道锁止的目的,防止发动机罩锁3 (主锁)失效时,发动机罩I异常开启,影响驾驶员视野,进而影响行车安全。当发生碰撞时,该机构也可防止发动机罩侵入驾驶室,影响乘员安全,提高碰撞安全性。当车辆速度为O时,铰链控制装置5检测发动机罩位置开关4是否开启,如发动机罩位置开关4开启(如正常开启发动机罩I情况下),说明发动机罩锁3已经解锁,此时铰链控制装置5发出控制信息(启动信息控制模块),电磁装置205通电,通过移动销轴203实现自动解锁,销轴203位置如图4实线所示;如检测发动机罩位置开关4未开启,说明发动机罩锁3未解锁(如车辆等临时停车时),铰链控制装置5不发出控制信息,销轴203处于图4所示虚线位置,铰链3维持锁止状态不变。通过该机构实现发动机罩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豪丁祎康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