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的搭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2966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0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的搭接结构,包括车门窗框和与其下边连接的车门内板,所述车门窗框的型腔底部靠近车门窗框的下边,其特征是:一漏液槽设在所述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搭接的部位且向下突出,所述漏液槽与所述车门窗框的型腔的底部连通;一排液孔设在车门的下边,该排液孔与所述漏液槽相通。还包括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边的加强筋,该加强筋向后突出与所述漏液槽平行,并且两者之间保持0.5mm-1mm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涂装液堆积在车门窗框型腔内而导致车门锈蚀的情况发生,提高车门的强度,保证车门的外观质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的搭接结构,包括车门窗框和与其下边连接的车门内板,所述车门窗框的型腔底部靠近车门窗框的下边,其特征是:一漏液槽设在所述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搭接的部位且向下突出,所述漏液槽与所述车门窗框的型腔的底部连通;一排液孔设在车门的下边,该排液孔与所述漏液槽相通。还包括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边的加强筋,该加强筋向后突出与所述漏液槽平行,并且两者之间保持0.5mm-1mm的间隙。本技术能够防止涂装液堆积在车门窗框型腔内而导致车门锈蚀的情况发生,提高车门的强度,保证车门的外观质量。【专利说明】一种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的搭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部件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的搭接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车门是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型面变形或受损都对整车外观及安全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果车门锈蚀或由于锈蚀导致强度不够,一方面将严重影响车门外观,另一方面,当发生碰撞或疲劳时,会对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强度足够、结构合理的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搭接结构,对车门总成的外观和强度起很大作用。为提高汽车车门的强度和外观质量,有关技术人员提出了多种技术方案。如CN202879212U公开的“一种汽车门窗框加强结构”,包括与车门内板相连接的中部加强杆;所述中部加强杆一端与窗框支架下端相连接构成L形结构,在中部加强杆上设置有前、后安装支架。所述中部加强杆前三分之二断面为圆形,后三分之一断面为扁圆形结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工序也较简单;不仅有效提高了车门窗框处的结构强度,还节省空间,同时显著改善整车的安生性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车内乘客的人身安全。又如CN101446166A公开的“一种车门窗框加强结构及其加工方法”,所述加强结构包括靠近车内舱的门内板,门内板上设置有窗框,门内板的外侧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设置在窗框的下方,所述的加强板的延伸方向与窗框的底边的延伸方向平行,加强板与门内板之间形成封闭的空腔;加工时首先利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将加强直管和加强板焊接在一起得到加强总成;再将所得加强总成焊接到门内板的窗框下方的外侧,并使加强板和门内板之间形成封闭的空腔。由于此封闭空腔的存在,从而大大提高了车门的结构强度,而车门附件则可以布置在所述的封闭空腔中,从而统一协调了布置附件和加强车门的结构强度这个不易解决的难题。但是,在车门在制造过程中,要经过涂装工艺。在过涂装时,部分涂装液积在窗框型腔的底部而流不出去,时间久了,涂装液就会腐蚀钣金,造成车门窗框锈蚀,严重影响车门外观与强度。另外,由于车门内板和窗框搭接是三面贴合定位,在安装时会局部产生干涉。现有技术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从结构上探索解决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的搭接结构,其能够防止涂装液堆积在车门窗框型腔内而导致车门锈蚀的情况发生,提高车门的强度,保证车门的外观质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的搭接结构,包括车门窗框和与其下边连接的车门内板,所述车门窗框的型腔底部靠近车门窗框的下边,其特征是:一漏液槽设在所述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搭接的部位且向下突出,,所述漏液槽与所述车门窗框的型腔的底部连通;一排液孔设在车门的下边,该排液孔与所述漏液槽相通。所述的一种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的搭接结构,还包括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边的加强筋,该加强筋向后突出与所述漏液槽平行,并且两者之间保持0.5mm -1mm的间隙。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经过涂装工艺后,留在窗框型腔底部的涂装液可以通过漏液槽流入车门的下部,然后,通过设在车门下部的排水孔排出车门,从而防止了由于涂装液堆积导致车门钣金锈蚀和由于锈蚀导致的车门强度降低;(2)由于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在搭接位置钣金局部整体厚度增加,在一定程度提高了此处的强度;(3)由于采用漏液槽与加强筋配合,且留有间隙,因此,在安装时会降低此处的干涉程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取消车门外板2状态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A-A截面图;图6是涂装液排出导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对照现有技术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现有的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搭接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在涂装时,由于车门窗框I上有固定密封条的卡子安装孔3,因此会有涂装液通过密封条卡子安装孔进入车门窗框的型腔4内,积在车门窗框的型腔底部而流不出去,时间久了,涂装液就会腐蚀钣金,造成车门窗框锈蚀,严重影响车门外观与强度。另外,由于车门内板和车门窗框搭接是三面贴合定位,在安装时会局部产生干涉。参见图3、图4和图5、图6所示的一种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的搭接结构,包括车门窗框I和与其下边连接的车门内板2,所述车门窗框的型腔4底部靠近车门窗框的下边,其突出的结构特点是:一漏液槽5设在所述车门窗框I与车门内板2搭接的部位且向下突出,所述漏液槽与所述车门窗框的型腔4的底部连通;一排液孔7设在车门的下边,该排液孔与所述漏液槽5相通。进一步,还包括设在所述车门内板2上边的加强筋6,该加强筋向后突出与所述漏液槽5平行,并且两者之间保持0.5mm 一 Imm的间隙。本技术在车门窗框I与车门内板的搭接部位,通过冲压工艺利用模具压出25_左右长度的漏液槽,此漏液槽与车门窗框的型腔底部相连通,使得通过涂装工艺后留在车门窗框的型腔底部的涂装液可以通过漏液槽流入车门底部,然后通过设在车门底部的排液孔排出。从而解决了积在车门窗框的型腔底部的涂装液流不出去问题,避免了涂装液腐蚀车门窗框钣金,保证了车门的外观质量和强度。本技术通过冲压工艺利用模具将车门内板原来的平面钣金向后压出一凸出结构的加强筋,该加强筋与漏液槽成包裹关系,漏液槽向下的突出部分落入加强筋向后的突出部分内,加强筋与漏液槽之间保持0.5mm — Imm的间隙。通过以上方式,有效解决了过涂装的车门窗框的型腔留存的涂装液而导致车门窗框腐蚀的问题;并且,由于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搭接部位的局部厚度增加,使得车门内板与车门窗框的强度都得到了提高,也解决了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局部安装面干涉的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的搭接结构,包括车门窗框(I)和与其下边连接的车门内板(2),所述车门窗框的型腔(4)底部靠近车门窗框的下边,其特征是: 一漏液槽(5)设在所述车门窗框(I)与车门内板(2)搭接的部位且向下突出,所述漏液槽与所述车门窗框的型腔(4)的底部连通; 一排液孔(7)设在车门的下边,该排液孔与所述漏液槽(5)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的搭接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设在所述车门内板(2)上边的加强筋(6),该加强筋向后突出与所述漏液槽(5)平行,并且两者之间保持0.5mm — Imm的间隙。【文档编号】B60J5/00GK203580580SQ201320753602【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专利技术者】曹鹏, 宋文鹏, 安雪梅, 周于真, 赵丹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鹏宋文鹏安雪梅周于真赵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