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包括一转动式的研磨台、一新料区和一废料区及一旋动臂组,其中研磨台的台面上具有一承载研磨片用的容置槽,而新料区和废料区是分别间隔的配置于容置槽的双侧,用以叠置研磨片的新料片和废料片,而旋动臂组是包含相互连结的一第一吸附臂及一第二吸附臂,旋动臂组经由一驱动器的驱动,使第一吸附臂由容置槽吸附废料片而旋动至废料区释放叠置,并使第二吸附臂由新料区吸附新料片而旋动至容置槽释放摆料;由此,解决传统研磨机具需仰赖人工更换研磨片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包括一转动式的研磨台、一新料区和一废料区及一旋动臂组,其中研磨台的台面上具有一承载研磨片用的容置槽,而新料区和废料区是分别间隔的配置于容置槽的双侧,用以叠置研磨片的新料片和废料片,而旋动臂组是包含相互连结的一第一吸附臂及一第二吸附臂,旋动臂组经由一驱动器的驱动,使第一吸附臂由容置槽吸附废料片而旋动至废料区释放叠置,并使第二吸附臂由新料区吸附新料片而旋动至容置槽释放摆料;由此,解决传统研磨机具需仰赖人工更换研磨片的问题。【专利说明】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研磨机构的
,特别有关于一种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
技术介绍
周知,在工业上常以研磨来进行加工。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磨器具上的磨料颗粒,通过研磨器具与物件在一定压力下的相对运动对物件的加工表面进行加工,以提高物件表面光洁度或平滑度,达到生产和应用的要求。例如金相分析是进行金属材料分析所常用的手段之一,通过对样品进行研磨,观察其截面形貌、分析成分等,从而推断其三维成分结构,或者例如光纤头(也就是光纤的两端)必须被研磨加工成一微凸的表面,使光纤之间在进行接合时,两者间的光学损失最小。而在对上述物件进行研磨加工时,通常是以研磨机具上承载研磨片,而研磨片通过研磨机具的带动来对物件进行研磨加工,当研磨片因磨耗而难以继续达到所需的研磨效果时,就需要更换新的研磨片,然而,目前更换研磨片通常是以人工方式来进行,当研磨量大时,研磨片的消耗也跟着增加,进而导致更换研磨片的次数变多,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传统研磨具需仰赖人工更换研磨片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其包括:一转动式的研磨台,其台面上具有一承载研磨片用的容置槽;—新料区和一废料区,分别间隔的配置于容置槽的双侧,用以叠置研磨片的新料片和废料片;及一旋动臂组,包含相互连结的一第一吸附臂及一第二吸附臂,旋动臂组经由一驱动器的驱动,使第一吸附臂由容置槽吸附废料片而旋动至废料区释放叠置,并使第二吸附臂由新料区吸附新料片而旋动至容置槽释放摆料。依此,利用第一及一第二吸附臂来进行研磨片的取换,以取代传统以人工进行研磨片的更换作业,进而达到研磨片取换作业的自动化。所述的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其中,容置槽呈圆槽状,用以容置圆片状的研磨片,且容置槽的槽位中心偏离研磨台的转动轴心。依此,增加研磨片研磨物件的接触范围,进而提升研磨片的使用寿命。所述的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其中,研磨片用于研磨一光纤头容置座中的多个光纤头。所述的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其中,研磨台上方配置有一压持光纤头磨擦接触研磨片的气压驱动器,该气压驱动器接受一气电比例控制阀的驱动控制而压持光纤头容置座上的一中心砧部,使光纤头接受研磨片旋动研磨。依此,通过气压驱动器来提供研磨片在研磨光纤头时所需的研磨压力,以提升光纤头的研磨效果。所述的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其中,新料区和废料区分别是由多个柱件框围成圆槽状。依此,通过柱件来拘束放置于新料区和废料区的研磨片,以利第一及一第二吸附臂进行研磨片的取换。所述的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其中,第一吸附臂与第二吸附臂内分别形成一负压流道。依此,第一与第二吸附臂分别通过负压流道提供的负压来吸附研磨片。所述的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其中,废料区与容置槽之间具有一第一旋摆弧径,新料区与容置槽之间具有一第二旋摆弧径,第一与第二旋摆弧径的距离相等。依此,使废料区、容置槽及新料区分别位于第一与第二吸附臂的旋动半径上,进而利于第一及一第二吸附臂进行研磨片的取换。所述的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其中,第一吸附臂与第二吸附臂的旋动半径相等。所述的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其中,第一吸附臂与第二吸附臂之间连结成V字形体。依此,使第一与第二吸附臂能同时进行研磨片的取换作业。所述的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其中,旋动臂组包含一旋动台,第一吸附臂与第二吸附臂是连结于旋动台上经由驱动器的驱动而旋动。所述的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其中,旋动台上固置有一升降器,第一吸附臂与第二吸附臂是配置于升降器上而连结旋动台。所述的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其中,旋动台上固置有一齿盘,该驱动器是一线性气压缸,用以驱动一滑台上的一齿条,使齿条啮触齿盘连带驱使旋动台及第一吸附臂与第二吸附臂旋动。所述的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其中,滑台产生线性滑动的相对端侧分别设有一制动器,该制动器限制滑台线性位移量,以管制第一吸附臂与第二吸附臂之间产生相同的旋动量。依此,第一与第二吸附臂通过上述构件来控制其旋动量,进而利于第一与第二吸附臂同时进行研磨片的取换作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机械的方式来进行研磨片的取换,以取代传统以人工进行研磨片的更换作业,进而达到研磨片取换作业的自动化,以及利用呈V字形的第一与第二吸附臂同时在废料区、容置槽及新料区之间进行研磨片的取换作业,进而减少在进行研磨片取换作业时所需耗费的时间。以上内容与后续的实施方式及附图简单说明,皆是为了能够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产生的功效。而有关本技术可供据以实施的相关细节,也将在后续的详细说明及附图中加以阐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旋动臂组的构造示意图;图5是图4中第一与第二吸附臂的剖示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图7及图8分别是图6的动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研磨台;11-容置槽;12-研磨片;121-废料片;122-新料片;21-废料区;22_新料区;23_柱件;30_旋动臂组;31_第一吸附臂;311_第一旋摆弧径;32-第二吸附臂;321_第二旋摆弧径;33_驱动器;34_负压流道;35_旋动台;36_齿盘;37-滑台;38_齿条;39_制动器;40_机台;50_光纤头容置座;51_中心砧部;52_光纤头;53-线性滑轨;54_水平驱动器;55_气压驱动器;56_气电比例控制阀;60_升降器;rl、r2-旋动半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揭示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研磨片自动取换装置,包括一转动式的研磨台10、一废料区21和一新料区22及一旋动臂组30。其中:研磨台10固定于一机台40上,该研磨台10是通过一容置槽11来承载研磨片12,而研磨片12通过研磨台10的带动来对物件进行研磨加工,容置槽11在实施上可呈槽状(特别是圆槽状),用来容置呈圆片状的研磨片12,且容置槽11的槽位中心偏离研磨台10的转动轴心,当研磨片12通过研磨台10的带动而旋转时,能增加研磨片12研磨光纤头52的接触范围,进而提升研磨片12的使用寿命。而废料区21和新料区22分别配置于机台40上的容置槽11的双侧,废料区21是用来叠置废料片121 (也就是已磨耗的研磨片12),新料区22是用来叠置新料片122 (也就是未使用的研磨片12),废料区21和新料区22在实施上分别是由多个柱件23框围成圆槽状。此外,旋动臂组30配置于邻近废料区21、容置槽11及新料区22的位置,利用旋动臂组30中相互连结的一第一吸附臂31及一第二吸附臂32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一凡,彭英松,
申请(专利权)人:威光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