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余甘子根皮(Phyllanthi Fructus L.)提取物为有效成分的植物源抗病毒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将余甘子根皮粉碎,经一定的加工过程,制备成余甘子根皮抗病毒可溶液剂、水剂及微乳剂,用于烟草、辣椒、番茄、西葫芦、马铃薯等作物上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Tobacco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病(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及马铃薯病毒病(Potato Virus X,PVX;Potato Virus Y,PVY)等多种植物病毒病。制剂中含有余甘子根皮提取物10%~30%,其余为助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植物病毒剂不仅抗病毒效果好,而且对环境、人、畜、害虫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该抗植物病毒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宜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余甘子根皮(Phyllanthi?Fructus?L.)提取物为有效成分的植物源抗病毒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将余甘子根皮粉碎,经一定的加工过程,制备成余甘子根皮抗病毒可溶液剂、水剂及微乳剂,用于烟草、辣椒、番茄、西葫芦、马铃薯等作物上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Tobaccomosaic?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病(Cucumber?mosaic?virus,CMV)及马铃薯病毒病(Potato?Virus?X,PVX;Potato?Virus?Y,PVY)等多种植物病毒病。制剂中含有余甘子根皮提取物10%~30%,其余为助剂。本专利技术的抗植物病毒剂不仅抗病毒效果好,而且对环境、人、畜、害虫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该抗植物病毒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宜推广应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余甘子抗植物病毒病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植物病毒是一种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侵染活性的细胞内寄生病原物,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的第八次报告,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植物病毒种类达1122个。植物病毒所引起的植物病素有“植物癌症”之称,其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仅次于真菌病原物,几乎每种农作物都受到2~3种病毒的危害。全世界每年由植物病毒造成的损失约4百亿美元,仅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造成的危害就超过I亿美元。由于植物病毒对植物细胞具有绝对寄生性,病毒复制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场所完全由寄主植物提供,导致病毒和寄主的代谢融为一体;加之植物缺乏完整的免疫系统,病毒一旦侵染植物,就可在植物细胞内无限期存活,直至寄主死亡。因此,抑制植物病毒病的药物很难只选择性地攻击病毒而不伤害寄主细胞,导致目前筛选高效、专一、安全的抗病毒制剂研究面临极大的困难。目前除了采取传统的抗病毒育种、弱毒株系交叉保护、改进栽培技术、杀虫剂控制传毒介体和转基因等方法外,科研人员还研究出了一些植物病毒病的化学防治方法。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小部分抗植物病毒剂得到实际应用,这些制剂大多以预防为主,且药效多不理想。由于人们对医药或兽药中抗病毒剂研究较早,一些抗植物病毒剂(如农用病毒唑)就是从抗人或动物病毒剂中发展而来。因此,深入探讨抗植物病毒天然物质,有利于抗植物病毒剂的研究、开发及应用。余甘子(Phyll anthi Fructus L.)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中国野生广泛分布在云南、广西、福建、海南、台湾、海南、四川、贵州等省,江西、湖南、浙江等省部分地区也有,资源丰富。其果实余甘子为一种常用藏药,与诃子,毛诃子三者在藏药中常被称为“三大果”使用频率很高,在《藏药标准》所载的290种藏药成药中,含余甘子的有72种,占总数的25%,卫生部药品标准1995年版藏药标准所载200种成药中,有59种含余甘子,占29%,并被载入各版《中国药典》。关于余甘子在医药的应用有大量报道。中医认为,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功效。余甘子果实富含鞣质,含量高达45%,主要包括没食子酸(gallic acid),鞋花酸(ellagic acid),诃子酸(chebulinic acid),原诃子酸(terchebin),诃黎勒酸(chebulagic acid),鞋云实素(corilagin),余甘子酸(phyllemblic acid)等;此外,余甘子果实中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有关余甘子根皮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少,有报道称从余甘子根皮中分离出二萜、没药烷型倍半萜类成分及苷类。而余甘子在抗植物病毒作用方面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在农业上的应用也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余甘子(Phyllanthi Fructus L.)为原料,研究出植物源抗病毒剂效果高、无公害、价格低廉的植物源抗植物病毒剂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余甘子植物源抗病毒剂,其特征在于,以余甘子根皮提取物为主成分并加入助剂加工而成,制剂形态是可溶液剂、水剂或微乳剂。其中:所述的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余甘子根皮提取物10%~30%,有机溶剂:20~30%,乳化剂:5%~3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的可溶液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余甘子根皮提取物10%~30%,表面活性剂:5%~30%,余量为有机溶剂,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水剂:余甘子根皮提取物10%~30%,有机溶剂:20~30%,表面活性剂:5%~30%,防冻剂:4%~1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上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甲醇,丙酮,N,N_ 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斯潘系列、吐温、农用阴离子-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三醇。上述余甘子植物源抗病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乳剂的制备方法是:A、将余甘子根皮用植物组织粉碎机粉碎至I~5mm的粗粉碎物。B、将步骤A所得的粗粉碎物用溶剂浸提,提取温度为50~80°C,提取时间为6~12小时,浸提物经真空浓缩至相当于Ikg干粉/kg浓缩液。C、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按比例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温度为35-60°C,搅拌速度800~10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30分钟)搅拌均匀后即得余甘子抗植物病毒微乳剂。所述的可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是:A、将余甘子根皮用粉碎机粉碎至I~5_的粗粉碎物。B、将步骤A所得的粗粉碎物用溶剂浸提,提取温度为50~80°C,提取时间为6~12小时,浸提物经真空浓缩至相当于Ikg干粉/kg浓缩液。C、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按比例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温度为35-600C,搅拌速度800~1000转/分钟,时间为30分钟)搅拌均匀后即得余甘子抗植物病毒可溶液剂。所述的水剂的制备方法是:A、将余甘子根皮用粉碎机粉碎至I~5mm的粗粉碎物。B、将步骤A所得的粗粉碎物用溶剂浸提,提取温度为50~80°C,提取时间为6~12小时,浸提物经真空浓缩至相当于Ikg干粉/kg浓缩液。C、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溶剂、表面活性剂、防冻剂和水按比例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温度为35-60°C,搅拌速度800~10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30分钟)搅拌均匀后即得余甘子抗植物病毒水剂。本专利技术所制成的余甘子植物源抗病毒剂具有以下优点:1、植物源抗病毒剂活性显著,可用于烟草、辣椒、番茄、西葫芦、马铃薯等作物上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Tobacco mosaic virus, TMV)、黄瓜花叶病毒病(Cucumber mosaicvirus, CMV)及马铃薯病毒病(Potato Virus X, PVX ;Potato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甘子植物源抗病毒剂,其特征在于,以余甘子根皮提取物为主成分并加入助剂加工而成,制剂形态是微乳剂、可溶液剂和水剂;其中: 所述的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余甘子根皮提取物10%~30%,有机溶剂:20~30%,乳化剂:5%~3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可溶液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余甘子根皮提取物10%~30%,表面活性剂:5%~30%,余量为有机溶剂,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水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余甘子根皮提取物10%~30%,有机溶剂:20~30%,表面活性剂:5%~30%,防冻剂:4%~1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合,韩立荣,尹红园,周勇,吴华,冯俊涛,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杨凌农科大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