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去除铆钉电触头墩制毛刺的混合粉末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09675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7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去除铆钉电触头墩制毛刺的混合粉末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组分: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铁、氧化镁,氧化钇,氧化锆,其中三氧化二铁颗粒大小50μm~300μm、质量份数50~120份,氧化亚铁颗粒大小20μm~100μm、质量份数30~60份,氧化镁颗粒大小50μm~200μm、质量份数1~5份,氧化钇颗粒大小5μm~100μm、质量份数1~5份,氧化锆颗粒大小5μm~150μm、质量份数4~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应用时能取得以下优点:去除毛刺效率快,无卷边、无残留,且触头表面粗糙度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以下组分: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铁、氧化镁,氧化钇,氧化锆,其中三氧化二铁颗粒大小50μm~300μm、质量份数50~120份,氧化亚铁颗粒大小20μm~100μm、质量份数30~60份,氧化镁颗粒大小50μm~200μm、质量份数1~5份,氧化钇颗粒大小5μm~100μm、质量份数1~5份,氧化锆颗粒大小5μm~150μm、质量份数4~15份。本专利技术在应用时能取得以下优点:去除毛刺效率快,无卷边、无残留,且触头表面粗糙度更加均匀。【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是指。
技术介绍
目前铆钉型电触头广泛应用于开关、继电器、温控器、接触器、微型断路器等电器领域,具有制造成本低、适用性强等特点;作为电器的核心部件,铆钉电触头的外观及尺寸稳定性直接影响了电器的装配及使用性能。铆钉型电触头主要涉及的材料有银氧化锡、银氧化镉、银镍、纯银、纯铜。这些金属件表面在由线材镦制加工成铆钉过程中极易在边缘出现溢料和较小的显微金属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镦制溢出毛刺,毛刺的存在对触头装配及使用产品较大影响,严重时会发生触头熔焊而导致电器不能工作。通常,电触头毛刺产生的原因包括:(I)进料过多;(2)切刀钝化;(3)冲头磨损;(4)变形调试不当。去除铆钉电触头镦制溢出毛刺的方法就是采用离心滚抛研磨方式,它是将工件与磨料的快速旋转,产生比自重大50倍的离心力,使工件与磨料在研磨罐内紧紧地挤压在一起,在自转与公转速度的驱使下,形成摩擦力,对工件表面的强力研磨以较短的时间达到是金属表面磨光的目的。通常情况下,磨料是采用树脂将氧化硅或氧化铝粉粘成块状,然后将其与铆钉电触点镦制后的毛坯件、浸润剂和水装入约7.5L的研磨罐,然后装入研磨机,在转速为1200r/min、时间为1.5~2.5小时,进行去毛刺处理。这种处理方法磨削力低未能将毛刺有效、快速去除,容易出现卷边现象,会造成尺寸不稳定,自动化铆接卡料甚至触头服役时接触到毛刺而发生早期熔焊;且这种方法生产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去除毛刺效率快,无卷边、无残留,且触头表面粗糙度更加均匀的快速去除铆钉电触头墩制毛刺的混合粉末。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快速去除铆钉电触头墩制毛刺的混合粉末的使用方法。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 三氧化二铁50-120份; 氧化亚铁30-60份; 氧化镁广5份; 氧化钇广5份; 氧化锆4~15份;其中三氧化二铁颗粒大小50 μ ML300 μ m,氧化亚铁颗粒大小20 μML1ΟΟ μ m,氧化镁颗粒大小50 μ ML200 μ m,氧化乾颗粒大小5 μ ML1ΟΟ μ m,氧化错颗粒大小5 μ ML150 μ m。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铆钉电触头的材质为银氧化锡,该混合粉末中各组分为,以质量份数计:三氧化二铁10(Tl20份,氧化亚铁50-60份,氧化镁4、份,氧化钇4、份,氧化锆8~10份。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铆钉电触头的材质为银氧化镉,该混合粉末中各组分为,以质量份数计:三氧化二铁9(Tl 10份,氧化亚铁40-55份,氧化镁4飞份,氧化钇4飞份,氧化锆13~15份。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铆钉电触头的材质为银镍合金整体,该混合粉末中各组分为,以质量份数计:三氧化二铁70-90份,氧化亚铁35~40份,氧化镁4飞份,氧化钇4飞份,氧化锆13~14份。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铆钉电触头的材质为银整体或为银基覆铜铆钉电触头该混合粉末中各组分为,以质量份数计:三氧化二铁50-70份,氧化亚铁30-40份,氧化镁广3份,氧化钇1~3份,氧化锆1~8份。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镦制成型后的铆钉电触头毛坯件装入研磨罐,按毛坯件质量的1.5%~4%比例加入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混合粉末,并加入浸润剂,再加水至研磨罐体积的70%~80%位置,装入离心研磨机,设定转速110(Tl400r/min,约30min后取出冲洗分离出产品。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步骤(1)之后,还进行以下步骤: (2)将去毛刺后的产品甩干装入真空炉中退火,温度设定30(T40(TC,保温约4(T90min后随炉至室温取出; (3)采用稀硫酸对产品进行酸洗处理,取出表面氧化皮或其它异物,然后冲洗干净; (4)采用滚抛机对产品进行光洁处理,再将产品冲洗干净; (5)将产品放入超声波清洗设备中进行超声清洗处理; (6)清洗后的产品再经甩干、烘干、冷却至成品。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在滚抛研磨中加入混合粉末,使磨料过程中工件受到摩擦力更大、更均匀,且能够覆盖到每个角落;2、采用混合粉末去毛刺后更加容易分离,且粉末更加容易酸洗去除,触头接触电阻更低; 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效率低、操作劳动强度低,适合大批量生产。4、本专利技术根据各粉末的颗粒形状、大小、比重以及工件件硬度特征,将相匹配的混合粉末加入水中,形成粉末颗粒物悬浮在水中的浑浊液体,在高速转动的作用下,工件与液体中粉末颗粒剧烈摩擦,从而去除工件表面毛刺。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介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该领域的技术工程师可根据上述专利技术的内容对本专利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实施例一:CD将镦制成型后的银氧化锡整体铆钉电触头毛坯件7kg装入7.5L研磨罐,加入三氧化二铁IlOg,、氧化亚铁55g,氧化镁4.5g,氧化钇4.5g,氧化锆9g的混合粉末,并加入浸润剂,再加水至研磨罐体积的70%~80%位置,装入离心研磨机,设定转速1200r/min,约30min后取出冲洗分离出产品。φ将去毛刺后的产品甩干装入真空炉中退火,温度设定400°C,保温约50min后随炉至室温取出。③采用稀硫酸对产品进行酸洗处理,取出表面氧化皮或其它异物,然后冲洗干净。φ采用滚抛机对产品进行光洁处理,再将产品冲洗干净。签将产品放入超声波清洗设备中进行超声清洗处理。⑧清洗后的产品再经甩干、烘干、冷却至成品。实施例二:φ将镦制成型后的银氧化锡覆铜铆钉电触头毛坯件6.5kg装入7.5L研磨罐,加入三氧化二铁65g,、氧化亚铁35g,氧化镁2g,氧化钇2g,氧化锆6g的混合粉末,并加入浸润剂,再加水至研磨罐体积的70%~80%位置,装入离心研磨机,设定转速1300r/min,约30min后取出冲洗分离出产品。(f;将去毛刺后的产品甩干装入真空炉中退火,温度设定320°C,保温约60min后随炉至室温取出。采用稀硫酸对产品进行酸洗处`理,取出表面氧化皮或其它异物,然后冲洗干净。φ采用滚抛机对产品进行光洁处理,再将产品冲洗干净。%将产品放入超声波清洗设备中进行超声清洗处理。φ清洗后的产品再经甩干、烘干、冷却至成品。实施例三:Φ将镦制成型后的银氧化镉整体铆钉电触头毛坯件6.3kg装入7.5L研磨罐,加入三氧化二铁100g,、氧化亚铁50g,氧化镁4.5g,氧化钇4.5g,氧化锆14g的混合粉末,并加入浸润剂,再加水至研磨罐体积的70%~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去除铆钉电触头墩制毛刺的混合粉末,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三氧化二铁 50~120份;氧化亚铁 30~60份;氧化镁1~5份;氧化钇1~5份;氧化锆4~15份;其中三氧化二铁颗粒大小50μm~300μm,氧化亚铁颗粒大小20μm~100μm,氧化镁颗粒大小50μm~200μm,氧化钇颗粒大小5μm~100μm,氧化锆颗粒大小5μm~150μ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伟柏小平黄文明吴斌刘隽义孙启波林万焕
申请(专利权)人: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