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苔藓墙的制作方法,它包括制作苔藓墙模块的框架、苔藓栽培基质构建、在基质层上用苔藓碎片进行快速繁殖,形成绿色藓丛、以及将培植好的苔藓墙模块整体安装到建筑物外墙上几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苔藓植物培养能够模块化制作的苔藓墙,不但扩大了绿化植物的种类,同时提高了城市绿化墙使用的年限,降低了城市立体绿化墙的养护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它包括制作苔藓墙模块的框架、苔藓栽培基质构建、在基质层上用苔藓碎片进行快速繁殖,形成绿色藓丛、以及将培植好的苔藓墙模块整体安装到建筑物外墙上几个步骤,本专利技术利用苔藓植物培养能够模块化制作的苔藓墙,不但扩大了绿化植物的种类,同时提高了城市绿化墙使用的年限,降低了城市立体绿化墙的养护难度。【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建筑
,具体讲就是涉及在建筑墙体墙壁上种植苔藓植物,对墙体进行绿化的,能够实现建筑物的立体绿化效果。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中各种高楼大厦层出不穷,导致城市建筑拥挤,,拥挤的城市建筑不但使会导致城市中心产生热岛效应,同时用于城市土地有限,城市高楼占用过多土地,使城市绿化用地有限,然而城市中人口稠密,城市绿化有限会导致城市中心环境无法得到自身净化,严重影响城市的生活质量。为了实现在城市中有限面积的情况条件下对城市进行绿化,现在,出现了一种立体绿化的方式,所述立体绿化就是改变以往在城市地面种植绿色植物进行绿化的方式,而是采取绿化方式往空间发展的模式,在建筑物楼顶墙面,空中种植植物实现对城市中心的绿化,立体绿化具有占地少,覆盖面大,绿化层次多的优势,有助于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防尘降噪、抵抗污染、保温隔热、降低建筑物内部能耗、滞留雨水等。墙面绿化是城市立体绿化的主要方式,墙面绿化即将绿化植物种植在建筑物表面,由于建筑物表面接受的光线强、昼夜温差大,又受到建筑物承载能力限制,所以建筑物表面种植的土层要薄,植物生长要缓慢、能够紧贴建筑物立面、抗风抗倒伏、不易生虫得病、不需要专门的养护,这样苛刻条件造成可供选择的植物有限。因此,墙面绿化多采用藤蔓类、攀缘类植物,种类相对单一。真藓、丛藓和立碗藓分布广、娇小如绒,它们生长快、基质需求少、重量轻、营养要求极低,主要从大气中获取所需要营养,更主要的它们不受任何病虫害的危害,苔藓植物的假根系统能够与基质紧密结合,没有风害和倒伏上的问题,适合于作为立体绿化植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的城市立体绿化过程中,传统的绿化植物种类单一,养护难度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苔藓制作绿化墙的方法,不但扩大了绿化植物的种类,同时提高了城市绿化墙使用的年限,降低了城市立体绿化墙的养护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设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制作苔藓墙模块的框架,所述框架为顶部开口的盒子,框架设有底盘,框架为IOOcm长60cm宽5cm高的铝合金制作,框架为长方形,整个框架一侧边设有6个滴水孔道。第二步,苔藓栽培基质构建,依次在框架内分层填入保水花泥层、隔离网层及苔藓生长基质层,所述保水花泥层为在苔藓墙模块框架基部填埋3cm厚的酚醛塑料,保水花泥层上面覆盖的是隔离网制作的隔离层,隔离层上为压实的2cm厚的苔藓生长基质层,基质主要成份为园土和水泥构成的砂质土。第三步,在基质层上用苔藓碎片进行快速繁殖,形成绿色藓丛,所述的苔藓碎片是利用自然生长状态的立碗藓、真藓、黄牛毛藓、细叶小羽藓细叶真藓、阔叶小石藓配子体,自然凉干后混合,用粉碎机将以上藓类植物的配子体粉碎成碎片,以此为繁殖材料,将苔藓植物碎片均匀酒播于栽培基质上,每天进行喷雾保持基质湿润,30天后形成成片的绿色藓丛。第四步,将培植好的苔藓墙模块整体安装到建筑物外墙上,通过滴水孔道进行滴灌,保持藓丛潮湿,形成绿色苔藓墙。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苔藓植物培养能够模块化制作的苔藓墙,不但扩大了绿化植物的种类,同时提高了城市绿化墙使用的年限,降低了城市立体绿化墙的养护难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I)制作苔藓墙模块的框架,所述框架为顶部开口的盒子;(2)苔藓栽培基质`构建,依次在框架内分层填入保水花泥层、隔离网层、苔藓生长基质层;(3)在基质层上用苔藓碎片进行快速繁殖,形成绿色藓丛;(4)将培植好的苔藓墙模块整体安装到建筑物外墙上。进一步,所述步骤I苔藓墙模块的框架设有底盘,框架为IOOcm长60cm宽5cm高的铝合金制作,框架为长方形,整个框架一侧边设有6个滴水孔道。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保水花泥层为在苔藓墙模块框架基部填埋3cm厚的酚醛塑料,保水花泥层上面覆盖的是隔离网制作的隔离层,隔离层上为压实的2cm厚的苔藓生长基质层,基质主要成份为园土和水泥构成的砂质土。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苔藓碎片是利用自然生长状态的立碗藓、真藓、黄牛毛藓、细叶小羽藓细叶真藓、阔叶小石藓配子体,自然凉干后混合,用粉碎机将以上藓类植物的配子体粉碎成碎片,以此为繁殖材料,将苔藓植物碎片均匀酒播于栽培基质上,每天进行喷雾保持基质湿润,30天后形成成片的绿色藓丛。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将苔藓墙模块安装到墙体,通过滴水孔道进行滴灌,保持藓丛潮湿,形成绿色苔藓墙。本专利技术利用苔藓植物培养能够模块化制作的苔藓墙,不但扩大了绿化植物的种类,同时提高了城市绿化墙使用的年限,降低了城市立体绿化墙的养护难度。【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制作苔藓墙模块的框架,所述框架为顶部开口的盒子; (2)苔藓栽培基质构建,依次在框架内分层填入保水花泥层、隔离网层及苔藓生长基质层; (3)在基质层上用苔藓碎片进行快速繁殖,形成绿色藓丛; (4)将培植好的苔藓墙模块整体安装到建筑物外墙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苔藓墙模块的框架设有底盘,框架为IOOcm长60cm宽5cm高的招合金制作,框架为长方形,整个框架一侧边设有6个滴水孔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保水花泥层为在苔藓墙模块框架基部填埋3cm厚的酚醛塑料,保水花泥层上面覆盖的是隔离网制作的隔离层,隔离层上为压实的2cm厚的苔藓生长基质层,基质主要成份为园土和水泥构成的砂质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苔藓碎片是利用自然生长状态的立碗藓、真藓、黄牛毛藓、细叶小羽藓细叶真藓、阔叶小石藓配子体,自然凉干后混合,用粉碎机将以上藓类植物的配子体粉碎成碎片,以此为繁殖材料,将苔藓植物碎片均匀酒播于栽培基质上,每天进行喷雾保持基质湿润,30天后形成成片的绿色藓丛。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苔藓墙模块安装到墙体,通过滴水孔道进`行滴灌,保持藓丛潮湿,形成绿色苔藓墙。【文档编号】E04B2/56GK103766156SQ201410016890【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4日 【专利技术者】夏乔莉, 薛伟成, 郭水良, 于晶, 申琳 申请人:上海师范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乔莉,薛伟成,郭水良,于晶,申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