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系统,包括电缆连接部和与电缆连接部连接的施力部,所述施力部包括安装架、安装在安装架上的齿轮组和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架和电缆连接部的线缆;所述齿轮组包括主齿轮、与主齿轮啮合的从齿轮、与从齿轮共轴固定的棘轮,所述主齿轮的主转轴、从齿轮和棘轮共轴安装的从转轴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所述从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与从转轴垂直的手柄,所述主齿轮直径与从齿轮直径比为2-4:1。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拉线系统,采用齿轮组减轻了拉线所需拉力,一名操作人员即可独自完成拔线操作,齿轮组和手柄的操作方式使拔线受力可以均匀变化,有效避免了拔线突然脱落可能造成的危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拉线系统,包括电缆连接部和与电缆连接部连接的施力部,所述施力部包括安装架、安装在安装架上的齿轮组和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架和电缆连接部的线缆;所述齿轮组包括主齿轮、与主齿轮啮合的从齿轮、与从齿轮共轴固定的棘轮,所述主齿轮的主转轴、从齿轮和棘轮共轴安装的从转轴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所述从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与从转轴垂直的手柄,所述主齿轮直径与从齿轮直径比为2-4:1。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拉线系统,采用齿轮组减轻了拉线所需拉力,一名操作人员即可独自完成拔线操作,齿轮组和手柄的操作方式使拔线受力可以均匀变化,有效避免了拔线突然脱落可能造成的危险。【专利说明】拉线系统
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拖拽电线电缆的机械结构,特别是一种拉线系统。
技术介绍
高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都会定时进行检修,以解决一些安全隐患,避免设备、电线因长久使用产生损耗;在进行高压电力检修时,高压设备虽然会断电,但是可能会出现突然来电、倒送电或感应电的情况,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触电,保证安全工作,一般都会设置一个连接高压设备的地线,地线下端打入地底,以防止漏电对工作人员的危害;当工作人员检修完成后需要将地线回收,由于地线是打入地下的,在拔出时需要多人共同使力,有时人力难以拔出时还需要使用大型工具拔线,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高,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人工拔线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线系统。本技术所述拉线系统,包括电缆连接部和与电缆连接部连接的施力部,所述施力部包括安装架、安装在安装架上的齿轮组和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架和电缆连接部的线缆;所述齿轮组包括主齿轮、与主齿轮啮合的从齿轮、与从齿轮共轴固定的棘轮,所述主齿轮的主转轴、从齿轮和棘轮共轴安装的从转轴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所述从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与从转轴垂直的手柄,所述主齿轮直径与从齿轮直径比为1.5-4:1。优选的,所述主齿轮直径与从齿轮直径比为2:1。优选的,所述电缆连接部为挂钩。进一步的,所述挂钩固定端安装有闭锁片。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还固定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上固定有线缆导向套。优选的,所述安装架顶部还有拉环。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拉线系统,采用齿轮组减轻了拉线所需拉力,一名操作人员即可独自完成拔线操作,齿轮组和手柄的操作方式使拔线受力可以均匀变化,有效避免了拔线突然脱落可能造成的危险。【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名称为:1_安装架2_线缆3_主齿轮4_从齿轮5_棘轮6_手柄7-线缆导向套8-挂钩9-闭锁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所述拉线系统,包括电缆连接部和与电缆连接部连接的施力部,所述施力部包括安装架1、安装在安装架上的齿轮组和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架和电缆连接部的线缆2 ;所述齿轮组包括主齿轮3、与主齿轮啮合的从齿轮4、与从齿轮共轴固定的棘轮5,所述主齿轮的主转轴、从齿轮和棘轮共轴安装的从转轴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所述从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与从转轴垂直的手柄6,所述主齿轮直径与从齿轮直径比为1.5-4:1。平时不使用时,可以将拉线系统的拉线缠绕在主齿轮的主转轴上,方便储藏放置。进行拉线操作时,将电缆连接部与要拉拽的电缆固定连接在一起,操作人员一手握持安装架,一手转动手柄,带动棘轮和从齿轮转动,由于从齿轮与主齿轮啮合,主齿轮被从齿轮带动开始旋转,主转轴上缠绕的线缆被逐渐收紧或放松,被拉拽的线缆受力随着线缆的紧绷逐渐增大,最终实现拔线操作或拉拽。采用本技术,一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操作,手柄和主、从齿轮啮合的设计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使线缆受力可以循序增加而非突变,避免了线缆突然拔出或受力绷断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操作安全性。主齿轮和从齿轮齿轮啮合,齿距大致相同,将主齿轮和从齿轮直径比例设置在1.5-4:1的合适比例,比例过大则主齿轮尺寸增大,而且重量增加,操作人员每次施力也要增加,比例小则增大了操作人员旋转手柄的圈数,延长操作时间,优选设置在2:1的直径比例较为合适。电缆连接部的功能是咬合要拉拽的电缆,可以是挂钩、线夹、拉环等,本技术中优选采用挂钩8,挂钩可靠程度强于线夹,同时方便勾挂线缆而无论线缆有无自由端,为防止被拉拽电缆从挂钩8脱落,可以在挂钩固定端设置闭锁片9,挂钩勾住电缆后,将闭锁片末端扣死在挂钩自由端上。又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架上还固定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上固定有线缆导向套7。将线缆从线缆导向套中穿过,使用时随活动转轴的转动,由线缆导向套对线缆方向进行定位,避免线缆大幅摆动造成受力不均匀。优选的,所述安装架顶部还有拉环,方便将本技术固定在拖车等工程机械上,应用于人力不能完成操作的场合。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拉线系统,采用齿轮组减轻了拉线所需拉力,一名操作人员即可独自完成拔线操作,齿轮组和手柄的操作方式使拔线受力可以均匀变化,有效避免了拔线突然脱落可能造成的危险。前文所述的为本技术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技术人的技术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技术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拉线系统,包括电缆连接部和与电缆连接部连接的施力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包括安装架(I )、安装在安装架上的齿轮组和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架(I)和电缆连接部的线缆(2); 所述齿轮组包括主齿轮(3)、与主齿轮啮合的从齿轮(4)、与从齿轮共轴固定的棘轮(5),所述主齿轮的主转轴、从齿轮和棘轮共轴安装的从转轴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所述从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与从转轴垂直的手柄(6),所述主齿轮直径与从齿轮直径比为1.5-4: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直径与从齿轮直径比为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部为挂钩(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固定端安装有闭锁片(9)。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还固定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上固定有线缆导向套(7)。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顶部还有拉环。【文档编号】H02G1/00GK203574291SQ201320788983【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专利技术者】陆洪杉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洪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