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蒸汽锅炉,包括由下到上设置的下炉体和上炉体;上炉体设有上容器,下炉体设有下容器;上容器与下容器连通;上炉体的排烟通道与下炉体的排烟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蒸汽锅炉的采用上下两个炉体,上炉体可以有效吸收下炉体中燃烧的余热,向大气排放出的烟气温度低,可以更加有效利用能源,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蒸汽锅炉,包括由下到上设置的下炉体和上炉体;上炉体设有上容器,下炉体设有下容器;上容器与下容器连通;上炉体的排烟通道与下炉体的排烟通道连通。本技术的蒸汽锅炉的采用上下两个炉体,上炉体可以有效吸收下炉体中燃烧的余热,向大气排放出的烟气温度低,可以更加有效利用能源,节能环保。【专利说明】蒸汽锅炉
本技术涉及锅炉,特别涉及蒸汽锅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蒸汽锅炉普遍采用单一容器的结构。由于锅炉上部的蒸汽和水的温度比下部的高,不利于充分对流换热,而且锅炉上部烟囱排烟口排放出的烟气温度很高,大量的热量向大气排放,不能达到对能源充分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蒸汽锅炉,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蒸汽锅炉,包括由下到上设置的下炉体和上炉体;上炉体设有上容器,下炉体设有下容器;上容器与下容器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与上容器的连接处在上容器的顶部;上炉体的排烟通道与下炉体的排烟通道连通。本技术的蒸汽锅炉的采用上下两个炉体,上炉体可以有效吸收下炉体中燃烧的余热,向大气排放出的烟气温度低,可以更加有效利用能源,节能环保。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管上设有止回阀。当上容器中的蒸汽压力足够大的时候,可以通过连接管进入下容器,可以为下容器的主储气室输送热量,经下炉体的高温状态,再生成高温蒸汽供使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容器和下容器均设有液位计。由此,便于观察液位高度,使液位保持在合适的高度,并设置安全水位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容器和上容器的底部均设有排污阀。由此,便于排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炉体的排烟通道的口径小于下炉体的主燃烧室的口径。由此,当利用鼓风机向主燃烧室吹气时,可以保持火焰在主燃烧室内有足够的助燃气体充分混合正压燃烧。该出气口的口径可以根据不同的燃料设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于上炉体内的换热管,换热管与上容器连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炉体和下炉体均设有电磁阀和止回阀,电磁阀和止回阀与上容器和下容器的进水管连通。由此,在自动给水系统及水位电极的配合下,分别通过各自电磁阀、止回阀、进水管向上容器和下容器供水时,控制进水量,使上容器和下容器的水位保持适量高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蒸汽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蒸汽锅炉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蒸汽锅炉包括圆柱体状的下炉体2和上炉体1,上炉体I设置在下炉体2的上方,上炉体I的底部与下炉体2的顶部密封连接。下炉体2内设置有主燃烧室23。上炉体I内设置有副燃烧室13。上炉体I设置有盛水的上容器16,上容器16为环绕上炉体I外围的环形容器。上容器16和下容器26的顶部均设置有安全阀11和压力控制器、气压表。上容器16中的水可以吸收下炉体2中燃烧排放的余热,产生蒸汽。下炉体2设置有盛水的下容器26,下容器26为环绕下炉体2外围的环形容器。上容器16与下容器26通过连接管3连通。连接管3与上容器16的连接处在上容器16的顶部。连接管3上设置有止回阀31。上容器16和下容器26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污阀21,用于排污。上炉体I的排烟通道17与下炉体2的排烟通道27连通。上容器16和下容器26外侧均设置有液位计4,而且分别配备一套液位自动供水控制系统,同时均设置有高中低位水位电极,以及缺水报警装置和自动停机保护装置。下炉体2外侧设置有鼓风机6。鼓风机6的出气口与下炉体2的内部连通。下炉体2内部主燃烧室23设置了配风管,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多层次多点切线旋风式配风,环流助燃。上炉体I内部设置有高强度钢质结构的换热管5,换热管5倾斜设置。上炉体I和下炉体2均设有电磁阀7和止回阀31,电磁阀7和止回阀31与上容器16和下容器26的进水管32连通。使用本蒸汽锅炉的时候,在自动给水系统的配合下,通过电磁阀7、止回阀31、进水管32向上容器16和下容器26中注入适量的水。在下炉体2的燃烧室23内燃烧燃料,并开启鼓风机6。燃料可以是煤炭、柴油、燃气或生物颗粒等。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会将下容器中26的水加热,产生蒸汽,同时,燃料燃烧过程中向上传输的热量通过辐射对流换热,上容器16中的水温度慢慢升高至沸腾产生蒸汽,当上容器16中的蒸汽压力足够大的时候,蒸汽通过连接管3输送到下容器26中,蒸汽将热量输送到下容器26,通过下容器26的蒸汽输送管22输送给需要使用蒸汽的设备。上炉体I起到了余热收集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利用能源,节能环保。下炉体2中的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随烟气向上传输,在副燃烧室13形成结块,由于重力和热力作用,颗粒物和结块物会落到下炉体2的主燃烧室中二次燃烧。上炉体I的设置可以减少锅炉燃烧向大气排放的颗粒物、减少烟道堵塞,是一种很环保的设计。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构思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到上设置的下炉体(2)和上炉体(I); 上炉体(I)设有的上容器(16 ),下炉体(2 )设有的下容器(26 ); 所述上容器(16)与下容器(26)通过连接管(3)连通,所述连接管(3)与上容器(16)的连接处在上容器(16)的顶部; 上炉体(I)的排烟通道(17)与下炉体(2)的排烟通道(27)连通,且竖直向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上设有止回阀(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器(16)和下容器(26)均设有液位计(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容器(26)和上容器(16)的底部均设有排污阀(21)。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炉体(2)的排烟通道(27)的口径小于下炉体(2)的主燃烧室(23)的口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上炉体(I)内的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与所述上容器(16)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炉体(I)和下炉体(2)均设有电磁阀(7)和止回阀(31),所述电磁阀(6)和止回阀(31)与上容器(16)和下容器(26)的进水管(32)连通。【文档编号】F22B1/00GK203571694SQ201320759083【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专利技术者】郑西进 申请人:郑西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西进,
申请(专利权)人:郑西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