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查询
首页
专利评估
登录
注册
郑蕊专利技术
郑蕊共有12项专利
一种建筑规划用地基规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规划用地基规划装置,涉及建筑地基规划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机构,包括承台板以及设置于承台板下方的连接杆,若干连接杆上表面均与承台板下表面连接;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承台板内部的固定槽,承台板一侧表面设有第...
一种胸罩用发泡硅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胸罩用发泡硅胶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具体为:生胶:65‑80%,增塑剂:4.5‑11%,结构控制剂:0.01‑1.15%,二氧化硅:8‑15%,催化剂:0.01‑0.4%,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
一种硅胶文胸垫制造技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胶文胸垫,包括外罩,外罩的一侧贴合有定型罩杯,定型罩杯的一侧有第一连接层,第一连接层的一侧贴合有抗菌层,抗菌层的一侧有第二连接层,第二连接层的一侧贴合有硅胶层,硅胶层的一侧有内罩,内罩的表面开有交换气孔。本实用新型...
一种立式混凝土搅拌罐搅拌轴密封圈维修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一种立式混凝土搅拌罐搅拌轴密封圈维修更换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下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转轴顶端伸出支撑架并与电机连接;所述转轴位于支撑架内部分、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上螺纹段与下螺纹段旋向相反;第一吊架与上螺纹段螺纹连接...
一种方便钢结构建筑机电管线安装的免焊接吊架制造技术
一种方便钢结构建筑机电管线安装的免焊接吊架,包括左夹板、右夹板,其中左夹板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开槽、螺杆及机电管线安装板;右夹板上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二开槽、通孔及固定板,第一开槽、第二开槽相对设置并将钢梁夹持,螺杆一端与左夹板铰接、另一...
一种建设工程中锈蚀螺帽拆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一种建设工程中锈蚀螺帽拆除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切割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左右并排安装有从动轮,主动轮、从动轮相互啮合;所述主动轮的输入端与电机连接,从动轮的输出端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安装有锥齿传...
一种混凝土出料可调施工料槽制造技术
一种混凝土出料可调施工料槽,包括料槽本体,槽本体倾斜设置且与滑移座固定,滑移座下端通过滑块安装在移动板的凹槽内、并通过一侧的伸缩机构前后滑动调节;所述滑移座顶端左右分别与两个支撑板铰接,每个支撑板另一端与摇杆铰接,摇杆另一端与移动板上的...
一种建筑工程高空施工用的可移动式挑架制造技术
一种建筑工程高空施工用的可移动式挑架,包括支撑架、第一挑架平台、第二挑架平台,支撑架上左右均阵列铰接有L型杆,T型杆、L型杆的铰接点均位于交叉中心;左右的T型杆、L型杆上端与第一挑架平台铰接、下端与第二挑架平台铰接,支撑架尾部左右的T型...
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一种边坡防护结构,所述混凝土架体包括防护边框、网格架,其中,防护边框构成多个口字型结构,防护边框内设有流通槽,流通槽通过边坡底部的管道与沉淀池连通,网格架位于口字型结构内的边坡表面,网格架内的空间内种植植被;所述管道系统包括阵列分布的横...
一种市政工程路锥专用移动套制造技术
一种市政工程路锥专用移动套,包括锥形壳体,锥形壳体包括锥形部和圆柱部,所述圆柱部下端左右各铰接有一个滚轮组件,左右两滚轮组件相对一端通过连杆与T型杆铰接,T型杆包括T型光滑段、螺纹段及限位段,其中,T型光滑段上套有弹簧,弹簧上端通过螺纹...
一种顶管用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一种顶管用动力装置,包括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上设有升降支架,升降支架顶端安装有千斤顶,千斤顶与顶管机构连接;升降支架为叉架,叉架前后布置,前后的叉架下端左右与第一滑块连接,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移动小车的轨道上且通过螺杆进行相对靠近或远离调节...
一种公路排水防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一种公路排水防堵装置,包括排水装置和吸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槽,多个排水槽通过连接管串联成排水单元,排水单元预埋在公路两侧的人行道下面且进水端与公路边沿连通、出水端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所述吸水装置设置在公路较低地段一侧的人行道上,...
1
科研机构数量排行前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205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9243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78433
浙江大学
7408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6468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64543
国家电网公司
59735
清华大学
5164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49181
华南理工大学
47878
最新更新发明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
138
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6900
深圳库犸科技有限公司
215
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
203
深圳市艾特网能电能有限公司
9
萍乡市中医院
5
唐山东时科技有限公司
3
上海恩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166
苏州通成化妆品包装有限公司
25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北京市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