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查询
首页
专利评估
登录
注册
加特可株式会社专利技术
加特可株式会社共有758项专利
组件制造技术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组件中,可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该组件具备:输入元件;输出元件;齿轮装置,其在速度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一旋转部分、第二旋转部分、第三旋转部分及第四旋转部分。输入元件能够与第一旋转部分连接,且能够与第二旋转部分连接,输...
单元制造技术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单元中,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单元具有:输入部件;输出部件;齿轮装置,其构成为将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在一处结合彼此的旋转部件,在共线图上,第二旋转部位配置在被结合的所述彼此的旋转部件即第一旋转部位与...
单元制造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元,提高单元的布局性。单元具有螺栓和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具有转子和包围转子的外周的定子。定子在定子的外周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定子突起部。螺栓在从定子的轴向一端侧朝向轴向另一端侧的方向上插入定子突起部。定子的中性点和螺栓的...
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兼顾装置的简化和受热的绝缘油的高冷却效率。冷却装置对电力用半导体设备进行冷却。冷却装置具有容纳电力用半导体设备的罐、绝缘油、和沸点温度比绝缘油的沸点温度低且比重比绝缘油的比重大的制冷液。绝缘油和制冷液以混合状态储存于罐并对电力用半导体设...
无级变速器制造技术
一种无级变速器(1),具有:固定带轮(31)、滑动带轮(32)、夹持在固定带轮(31)和滑动带轮(32)上的带(V)、固定于固定带轮(31)并具有受压室(R1、R2)的周壁部(372)的后缸(37)、设置在当向油室(R1、R2)供给了规...
通气结构制造技术
一种通气结构,抑制油从通气室向大气的排放。通气结构设置在具有以相互对接的状态形成收纳室的第一箱体部件及第二箱体部件的箱体。通气结构具有:通气室,其通过使作为第一箱体部件的内壁部的第一内壁部和作为第二箱体部件的内壁部的第二内壁部对接而形成...
组件制造技术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组件中,可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组件具备:输入元件;输出元件;齿轮装置,其通过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在一处结合彼此的旋转元件而构成,且在共线图上,作为所结合的所述彼此的旋转元件的第二旋转部分配置于第一...
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变速器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使释放侧卡合元件从单向离合器状态向释放状态顺畅地转变。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在具有第一卡合元件、第二卡合元件以及第三卡合元件的变速器中使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通过在使第三卡合元件滑移的状态下驱动第一卡合元件的致动器,从而在使第一卡合元件从单向离...
组件制造技术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组件中,可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该组件具备:输入元件;输出元件;齿轮装置,其在速度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一旋转部分、第二旋转部分、第三旋转部分及第四旋转部分。输入元件能够与第一旋转部分连接,且能够与第二旋转部分连接,输...
自行车的电动助力单元以及电动助力自行车制造技术
将自行车的电动助力单元小型化。电动助力单元具备:多个太阳齿轮,其具有相互不同的齿数并选择性地输入驾驶员的踏板踏力;第一行星齿轮,其具有与所述多个太阳齿轮分别啮合的齿面;电动马达,其产生助力所述踏板踏力的驱动力;太阳齿轮,其与输入来自所述...
单元制造技术
使单元的布局性提高。单元具有: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连接的第一卡合元件、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连接的第二卡合元件、以及对第一卡合元件以及第二卡合元件的至少一方进行驱动的促动器。在径向观察时,第一卡合元件具有与...
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本发明改善了油积存部中的轴的搅拌阻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有在下部具有油积存部的箱体、轴支承于箱体的第一轴、第二轴及第三轴。第一轴与动力源连接,具有输出来自动力源的动力的第一齿轮部。第二轴具有被从第一齿轮部输入动力,并且输出所输入的动...
单元制造技术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单元中,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单元具有:输入部件、输出部件、第一~第三卡合部件、在共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一~第三旋转部件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以及在所述共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四~第六旋转部件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输入部...
组件制造技术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组件中,可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该组件具有:输入元件、输出元件、第一~第三卡合元件、在共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一~第三旋转元件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在所述共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四~第六旋转元件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输入元...
组件制造技术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组件中,可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该组件具有:输入元件、输出元件、第一~第三卡合元件、在共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一~第三旋转元件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在所述共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四~第六旋转元件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输入元...
车辆制造技术
提高将搭载于车辆的单元彼此连接的电线的耐久性。车辆具有:第一单元,其搭载有旋转电机;第二单元,其搭载有逆变器;电线,其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电连接;车轮,其通过车轴与第一单元的下游动力地连接,电线具有沿着车轴布线的部分。
组件制造技术
本发明提供纤维体的利用方式的新结构。组件具有:电路组件、冷却液流过的冷却器、纤维体,所述电路组件由所述冷却器冷却,所述纤维体具有配置在所述冷却器的冷却液导入口的部分。
组件制造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件,是反映了基于利用紊流效应进行冷却的技术构思的纤维体的利用方式的结构。组件具有:冷却液、电路和纤维体。电路配置在冷却液的液流路径内,向电路供给通过了纤维体的液流。
组件制造技术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组件中,可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该组件具有:输入元件、输出元件、第一~第三卡合元件、在共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一~第三旋转元件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在所述共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四~第六旋转元件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输入元...
组件制造技术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组件中,可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该组件具有:输入元件、输出元件、第一~第三卡合元件、在共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一~第三旋转元件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在所述共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四~第六旋转元件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输入元...
1
2
3
4
5
6
7
8
>>
尾页
科研机构数量排行前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199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919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77894
浙江大学
7364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645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64286
国家电网公司
59735
清华大学
5133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49049
华南理工大学
47681
最新更新发明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4454
德州高通机械有限公司
13
天津市天乙型钢有限公司
18
苏州亚尔弗列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30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6106
南通亨得利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5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970
武汉精昱光传感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11
安徽金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4
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