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专利技术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共有208项专利

  • 本发明涉及生物催化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生物催化合成R‑1,3‑丁二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4‑羟基‑2‑丁酮为原料,经羰基还原酶催化反应,得到R‑1,3‑丁二醇;羰基还原酶来源于赖氏菌(Leifsonia sp.),羰基还原酶的氨基酸...
  • 本发明公开了表面活性素家族脂肽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经实验验证,表面活性素家族脂肽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体重增加及肝脏重量,降低其肝重体重比,减轻了HFD诱导的肝膨胀和脂滴积累,改善肝脏病变,...
  • 本发明公开了分泌抗A型塞内卡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属于杂交瘤细胞株技术领域。所述杂交瘤细胞株SVA 1E5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4263,保藏日期为2024年09月24号,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 本发明采涉及一种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ZLP‑152,保藏编号为CGMCCNo.32228,该菌株可在整个生长周期持续产碱并可拮抗棉花红腐病菌等多种病原菌,其与解磷菌HM0332和硅酸盐细菌HM8841...
  • 本发明涉及免疫学和肉制品掺假的肉源鉴别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产生的抗狐狸骨骼肌肌钙蛋白单克隆抗体和抗体的应用,所述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名称为:抗狐狸骨骼肌肌钙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skTn‑3A4,保藏地点:中国...
  • 一种提高维生素D含量、缩短复水时间的香菇干制备方法。本发明在保持香菇子实体外观完整、营养尽量不流失情况下,通过出菇期喷施营养液、香菇筛选、优化紫外线照射方式和烘干工艺,实现提高香菇干维生素D<subgt;2</subgt;含...
  • 本发明公开了伊枯草素家族脂肽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实验验证,伊枯草素家族脂肽能够显著降低实验模型小鼠的体重增加和肝脏重量,降低其肝重比,减轻了HFD诱导的肝膨胀和脂滴积累,改善肝脏病变,...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绿原酸的酶产品和方法,属于生物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酶产品包括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和羟基肉桂酰辅酶A奎宁酸转移酶,或表达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和羟基肉桂酰辅酶A奎宁酸转移酶的细胞。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合成绿原酸的方...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法合成D‑苯甘氨酸的方法,涉及生物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提供了改良的腈水解酶的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并提供了利用这一改良的腈水解酶单酶酶法合成D‑苯甘氨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2‑苯氨基乙腈为底物,经腈水解酶催化...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2‑氨基丁酸的合成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组生成L‑2‑氨基丁酸的酶产品,包括苏氨酸脱氨酶、亮氨酸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或包括表达苏氨酸脱氨酶、亮氨酸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的细胞。本发明以L‑苏氨酸为底物,经...
  •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树桑黄多酚及其提取纯化工艺。本发明限定了所述桑树桑黄多酚的提取条件,其中,所述桑树桑黄干粉与所述醇溶液的料液比为1:55‑1:65;所述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2%‑58%;所述超声提取的温度为...
  • 本发明涉及生物合成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R‑1,3‑丁二醇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R,S)‑1,3‑丁二醇为底物,利用醇脱氢酶进行催化反应,得到R‑1,3‑丁二醇;醇脱氢酶为R型醇脱氢酶、R型醇脱氢酶的突变体中的一种;R型醇脱氢酶为...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生泛菌(Pantoea sp.)CBPS‑16,保藏编号为CGMCC No.30593。该菌株可高效释硅、溶磷、解钾,具有良好产IAA、铁载体和固氮功能,同时还有耐酸碱、耐盐、耐重金属、耐干旱和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特性。该菌...
  •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株六妹羊肚菌菌株KS1、栽培方法及其应用。该菌株于2023年11月13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979,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毛硫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肽类抗生素技术领域,该羊毛硫肽由如SEQ ID 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脱水、形成硫醚环后获得的;所述氨基酸序列中第5位丝氨酸与第13位半胱氨酸脱水形成丙氨酸和硫醚环,第14位苏氨酸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白芸豆多效活性菌株及其应用,以菌株SWS‑HN发酵白芸豆制备生物制剂产品,采用浅盘固体发酵工艺。本发明还开发通过调整发酵底物中冻干白芸豆与白芸豆鲜豆的混配比对发酵产品中纤溶酶活性、消化酶抑制活性及活性菌群含量及其协配比...
  •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黑木耳新菌株及应用。本发明的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JH‑Y6,于2023年11月20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2280。黑木耳J...
  •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株七妹羊肚菌菌株KS5及其栽培方法。该菌株于2023年11月13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40978,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木糖的禾谷镰刀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菌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禾谷镰刀菌JCQA13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151。所述菌株是一种能够产生木糖的菌种,通过发酵产生的木糖含量为530 mg/L。本发明为...
  •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豆激酶活性平板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盖板和塑料盒;所述底板和盖板的一侧边缘处对齐,并设有方向向上的预留缺口,且所述底板和盖板呈倾斜状态,预装纤维蛋白平板的成分;点样后,再平放在塑料盒中,保持...
1 2 3 4 5 6 7 8 尾页